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走西迁路(我的求是精神之旅)(精)

重走西迁路(我的求是精神之旅)(精)

  • 字数: 20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李杭春
  • 商品条码: 978730817387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除了厚重的历史、真切的情感,李杭春著的《重 走西迁路》同时也别具格式。早年,作者在鲁迅、郁 达夫研究领域耕耘多年,有良好的学术积累和沉淀。 她关注鲁迅,能与周氏兄弟声气相和,因为他们是她 的“里人”:她研究郁达夫,总是最大限度去触碰、 感应文字里流露的真性情,与诗人隔空对话;她偏爱 萧红、苏青,亦与她们的寂寞与才华心有戚戚……“ 放文学的研究去文学的天空”,这在学术研究是一种 野路子。凭着一种喜爱和需要,源自生命的喜爱和需 要,觉得应该写出来,就去写出来,思想、文字完全 是天然的呈现,全没有功利的牵绊。而从文学研究转 向文化研究进而历史研究,是她近些年比较清晰的个 人学术轨迹,并不为个人经历的动荡而改易。就本书 而言,在厚重的浙大校史研究、竺可桢研究中一以贯 之的,仍是这种心通万仞、举重若轻又偶富创见的表 达风格,颇有点“放历史的研究去文学的天空”的味 道。
目录
序一 《重走西迁路:我的求是精神之旅》小引 序二 题李杭春女史新成《竺可桢国立浙江大学年谱》《重走西迁路:我的求是精神之旅》二大著作 卷一 重走浙大西迂路 牯岭听训:拉开高校西迁的序幕 西天目禅源寺:那两个月的秋高气爽 建德梅城:淅大西迁路上的一座驿站 江西上饶:小说电影里的“集中营” 吉安白鹭洲:“战难时期淅大最后的校园” 泰和上田村:失掉的繁华与轩昂 从江西到广西:两千里路山和水 广西宜山:“宜山宜水不宜人” 花开两朵:淅东龙泉山野芳 从宜山到遵义:最后一次大迁徙 贵州湄潭:造就大师的摇篮 黔此永兴:浙大的新生乐园 遵义本部:国立浙江大学的中枢 回家!回家!好日子终于来临 同赴国难:烽火硝烟里的西迁大学 卷二 竺可桢浙大十三年 ——《竺可桢日记》阅读札记 从《竺可桢日记》看国立浙江大学西征始末 西征第一阶段:出浙江记 西征第二阶段:从泰和到宜山 西征第三阶段:西去遵义、湄潭 尾声:漫漫回家路 临危受命激流勇退 长校之初:半年为期接校印 半年之后:身兼两职辞未得 宜山之围:立训“求是”顾大局 辞却所务:安居遵义成伟业 山河易色:浙大开启新篇章 消逝在西迁路上的英魂 张侠魂:结发相从二十载,一朝永诀情何堪 蒋百里: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 陈大慈:国难方殷,赍志而殁 章用:在暗冥里注视这个世界的虚空 张荫麟:殉情与殉道 黄翼:不要钱,不怕死 费巩:最让校长牵挂的教授 梅迪生:“已成历史上之人物” 张荩谋:国立浙江大学物理系创始人 那些永远消逝在西迁路上的浙大人 那个年代的学子 “女生王爱云” “学生代表”谷超豪 烈士于子三 “战友”刘奎斗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