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史指示词的功能和语法化

汉语史指示词的功能和语法化

  • 字数: 249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梁银峰
  • 商品条码: 97875444825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3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梁银峰著的这本《汉语史指示词的功能和语法化 》立足于汉语事实,注重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采用比 较和数据统计等分析方法。 本书基于指示词的语义特点,注意区分和利用会 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不同的文献。 本书在探讨汉语史指示词的历史演变时,采用功 能主义的研究思路,注意不同的句法环境对指示词演 变的方向和路径所起的决定作用。 本书注意利用现代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以及境外 其他语言的材料,运用类型学方法考察汉语史上指示 词的语义和句法特点,探寻汉语史指示词的语言共性 和差异。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1.1 指示词的界定与分类 1.2 选题意义 1.3 本专题研究现状回顾 1.4 本专题研究现状述评 1.5 本书的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上古汉语指示词的语义功能:基于语体的视角 2.1 引言:语体的现场性制约与指示词的使用 2.2 上古汉语的指示词在语义上的综合性特征 2.3 上古汉语的指示词在不同语体中的指示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语义属性 3.1 前人研究回顾 3.2 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照应功能 3.3 上古汉语指示词“之”的预指功能 3.4 本章小结与余论 第四章 上古汉语指示词“其”的语义属性 4.1 指示词“厥”和“其”可能同源 4.2 指示词“其”表远指(远称)、兼指或中指的说法不可靠 4.3 指示词“其”表认同指 4.4 “之”的回指功能可否也看作认同指? 4.5 东汉以后“其+NP”格式中“其”的语义功能(“NP”包括“N”)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古汉语指示词“是”的语义属性 5.1 上古汉语的“是”是近指词或中指词吗? 5.2 现代汉语“这”的中性指示用法 5.3 上古汉语指示词“是”的语义功能 5.4 上古汉语指示词“是”“此”在语义功能上的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笛(佃、个)”的语义属性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流变 6.1 指示词“简”的语义属性、句法功能和方言基础一 6.2 指示词“筒”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流变 6.3 现代汉语方言中名词性指示词的“一分”现象 6.4 中古近代汉语指示词“筒”的来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阿的”“兀底(的)”的方言背景、语义属性及其流变 7.1 “阿的”的方言背景及其来源 7.2 “兀底(的)”的方言背景 7.3 “兀底(的)”的语义属性 7.4 “兀底(的)”的来源 7.5 山西晋语、陕西关中方言的指示词是否全为三分系统?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古汉语旁指词“他”的语法化 8.1 定冠词“他”的产生及其流变 8.2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形成机制 8.3 构词成分“他”的产生及其流变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上古汉语指示词“是”的语法化 9.1 系词“是”的产生年代和形成途径研究述评 9.2 系词“是”的形成机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