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

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

  • 字数: 23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冯昊
  • 商品条码: 97875203105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5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冯昊著的《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从民族意识 视角切入,以1931年至1945年间沦陷时期文学为研究 对象,从作家作品、文学期刊、集体记忆、文学思潮 、叙事症候等方面探析沦陷区文学中民族意识的表现 形态及其意蕴。本书大量使用第一手史料,较为系统 地从民族意识视角对沦陷区文学进行整体研究,较为 深入地揭示出特殊语境中民族意识的复杂性、多样性 和可塑性,并展现出沦陷区文学独特的审美价值。研 究结果充分证明民族意识是沦陷区文学具有生命力的 重要思想资源,并提升了沦陷区文学的艺术品格,这 些都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沦陷区文学的特殊 发展规律。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作家选择 第一节 沦陷区作家的选择与心态 第二节 乡土叙事与反抗意志——沦陷时期山丁的民族意识 第三节 民族危亡背景下的女性言说——以张爱玲为中心 第四节 在民族与个人之间——沦陷时期周作人的民族意识 第二章 沦陷区文学期刊中的民族意识 第一节 沦陷区文学期刊与民族意识 第二节 沦陷迷境中的双重图景——对《中国文艺》民族意识的考察 第三节 风雨绽放“紫罗兰”——对《紫罗兰》民族意识的考察 第四节 坚守民族价值立场的“堡垒掩体”——对《万象》民族意识的考察 第三章 沦陷区文学中的民族集体记忆 第一节 沦陷的土地与乡土文学 第二节 沦陷区文学中的民族历史意识 第三节 沦陷区文学中的语言殖民与抵抗 第四章 殖民统治下的叙事症候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下的道德言说与伦理叙事 第二节 颓废叙事与悲观体验 第三节 沦陷区文学中的隐喻 余论 沦陷区文学中民族意识的时空流变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