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对话与责任(向后传统道德过渡的问题)/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对话与责任(向后传统道德过渡的问题)/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 字数: 365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德)卡尔-奥托·阿佩尔|总主编:庞学铨//范捷平|译者:钟汉川//安靖
  • 商品条码: 97873081766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卡尔-奥托·阿佩尔著的《对话与责任(向后传 统道德过渡的问题)/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中,阿 佩尔运用其先验语用学方法,探讨了“合理性”问题 以及道德基础问题。阿佩尔认为,要达到合理性,需 要在对话中确立对话的规则与责任,参与合作的双方 都有义务回答“为什么这是合理的?”这样的问题。 通过对话、协商排除个人的偏见,从而实现道德和理 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我们时代的冲突与一种伦理—政治的基本导向之需要 Ⅰ.问题的提出 Ⅱ.在科技文明的生态危机下一门共契责任伦理学的需要 Ⅲ.为一门主体间有效的共契责任伦理学进行理性奠基之表面上的不可能性 Ⅳ.后果 第二章 作为伦理问题的人类处境 Ⅰ.人类的当代危机处境以及人本身的处境 Ⅱ.在伦理意图下重构人类处境之可能性的方法论条件 Ⅲ.伦理的合理性问题 Ⅳ.作为人类进化延续之需的道德目标策略问题 第三章 康德、黑格尔与当前有关道德与权利的规范基础问题 Ⅰ.主题的确立 Ⅱ.黑格尔的康德批判与关于先验哲学的意义批判转化的问题 Ⅲ.黑格尔的康德批判的伦理学后果:对德性现实性的把握与未来行动导向的困境 Ⅳ.在把握德性现实性中对实践理陛进行思辨—理论之“扬弃”的失败与有关理论和实践之伦理学协调的后黑格尔问题 Ⅴ.依据一门转化的先验哲学为伦理学重新奠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第四章 后康德主义的道德立场能通过实体德性再得到扬弃吗 Ⅰ.主题的说明 Ⅱ.对话伦理学在历史联系上的应用问题作为一门责任伦理学的问题 Ⅲ.朝向对话伦理学的历史联系之应用的责任伦理学增补原则 第五章 后康德普遍主义在伦理学中对其现有误解的澄清 Ⅰ.对普遍道德原则之要求的反抗作为西方的时代现象 Ⅱ.实体德性真正的自身实行和共同实现作为伦理学标准之普遍主义奠基的补充性后果问题 Ⅲ.义务论的普遍主义与对话伦理学方面有关善的生活的具体德性 第六章 今天的责任 Ⅰ.问题的提出:质疑汉斯·约纳斯所提的责任伦理学作为主问题 Ⅱ.在当代哲学对话语境下约纳斯的未来责任伦理学纲要 Ⅲ.责任伦理学的奠基作为保护实际人类交往共同体之存在并与不断实现的理想交往共同体相协调的伦理学 第七章 普遍主义对话伦理学视野中体育的伦理学意义 Ⅰ.问题的提出 Ⅱ.体育对于理解伦理学基本原则的意义 Ⅲ.普遍主义伦理学之应用(或者实现其应用条件)的体育意义 第八章 核时代的冲突解决作为责任伦理学问题 Ⅰ.问题的提出 Ⅱ.伦理学本身的理性奠基 Ⅲ.政治的责任伦理学问题 Ⅳ.核时代冲突处理方面责任伦理学的规范一调节功能 第九章 对话伦理学作为责任伦理学的与经济合理性问题 Ⅰ.说明:对话伦理学的二阶概念与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的合作问题 Ⅱ.由哲学奠基的对话伦理学和经济取向的经济伦理学问的对峙所产生的困难 第十章 交往伦理学的先验语用学奠基与道德意识之发展逻辑的最高阶段问题 Ⅰ.解题 Ⅱ.道德意识诸阶段的哲学奠基和发展心理学说明之间关系的方法论框架问题 Ⅲ.对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哲学》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六阶段的阐述 Ⅳ.以交往伦理学或对话伦理学为根据的道德意识之最高阶段(第六或第七阶段)的标准问题 Ⅴ.科尔伯格对宗教—形而上学取向的第七阶段道德意识的考察,以及对“道德存在”(Moralischsein)的反思性的、先验语用学的最终奠基 Ⅵ.第七阶段的道德意识作为责任伦理学阶段的必要性 第十一章 回归性 0.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