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字数: 35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胡俊飞
  • 商品条码: 97875203196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胡俊飞著的这本《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 族观研究》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经典马克思主义文 学批评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及在它 们的影响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第二章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参照下,梳理、总结 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演变及具体 内涵。第三章揭示全球化的实质和文化逻辑,论析全 球化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民族立场的可能 性与积极意义,批判地吸纳后殖民理论与国外当代马 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念。第四章从个体观、传 统及其弘扬观和主体性观三方面,建构全球化下中国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
目录
绪论 一 论题的缘起、背景与内容 (一)缘起 (二)背景 (三)研究内容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一)经典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三)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民族性研究 (四)后殖民理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五)当代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建构研究 三 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 (一)思路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民族观 一 民族的性质:现代历史现象 二 民族的特质:共同语言、历史传统与固定疆域的共同体 三 对于民族的评价:阶级视野下的批判性肯定 四 民族国家与国际主义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俄苏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民族观的发展 一 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民族观的充实 二 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民族文化”的抨击 三 对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评价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一 民族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形成 二 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接受与排拒 三 阶级与国际主义视域下对民族性的辩证容纳 第二章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探求 第一节 民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贯立场、标准与诉求 一 从“民族主义文学”批判到“民族形式”论争 二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到“文化革命” 三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第二节 民族是“阶级的暂时表现形式” 一 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矛盾 二 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三 无产阶级与民族统一于“人民” 四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反思 第三节 民族是“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 一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立统一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现实启示 第四节 民族是现代性的悖反 一 民族国家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化 二 民族观的现代性 三 现代观的民族性 四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语境与借镜: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拓展 第一节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民族性 一 全球化的实质与文化逻辑 二 全球化下民族国家的命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