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协同低碳发展路径与政策(溢出-反馈效应的视角)/经济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区域协同低碳发展路径与政策(溢出-反馈效应的视角)/经济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字数: 40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友国
  • 商品条码: 97875201151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6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区域间经济、环境溢出一反馈效应是区域协同低 碳发展及相关的跨区域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必须考虑的 关键问题!张友国著的《区域协同低碳发展路径与政 策(溢出-反馈效应的视角)》从分析区域间环境溢出 一反馈机制出发,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和环境溢出-反 馈效应测度方法及相关的区域间贸易模式系统识别方 法,测算了中国三大地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省 级等不同层次区域间的碳排放溢出一反馈效应,实证 研究了碳排放视角下的区域间贸易模式、区域间碳排 放转移、区域碳排放责任、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的碳排 放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为区域协同低碳发展相关战略 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
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环境技术经济室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与政策。出版专著两部,在《经济研究》、Ecological Economic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胡绳青年学术奖等。
目录
绪论 一 区域协同低碳发展的概念、内涵与战略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 本书内容梗概及主要贡献和创新 第一篇 中国区域间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研究 第一章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及区域间贸易 第一节 中国产业分布的空间格局 第二节 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 第三节 区域间贸易规模、特征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 区域间经济关联性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区域间经济和环境溢出—反馈效应测度方法 第一节 国内外有关溢出—反馈效应的研究回顾 第二节 区域间贸易的经济和环境溢出—反馈机制分析 第三节 三区域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中国三大地带间供需双向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 第一节 各省分行业的碳排放估计 第二节 三大地带间的经济溢出—反馈效应实证研究 第三节 三大地带间的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实证研究 第四节 与以往研究的比较 第五节 小结和政策启示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间的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层面的需求侧经济和碳排放区域内效应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层面的需求侧经济和碳排放交互影响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部门层面的需求侧经济和碳排放影响 第四节 京津冀部门层面的供给侧经济和碳排放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区域间增加值与碳排放溢出效应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的增加值和碳排放区域内效应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间增加值和碳排放交互影响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各地区部门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分解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不同类型需求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分解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省级需求侧经济和碳排放溢出效应研究 第一节 省级溢出—反馈效应分析方法 第二节 省级经济和碳排放乘数分解 第三节 基于省级层面分析的部门经济和碳排放乘数 第四节 不同类型需求侧与供给侧经济和碳排放乘数 第五节 省级经济和碳排放乘数的动态变化 第六节 结果的比较分析 第七节 小结 第二篇 基于溢出—反馈效应的碳排放转移与责任分配研究 第七章 区域间碳排放转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碳排放转移测算方法 第三节 基于EEBT方法的省际碳排放转移实证分析 第四节 MRIO方法和EEBT方法的结果比较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碳排放视角下的区域间贸易模式:污染避难所与要素禀赋 第一节 问题提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