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丽江民族研究(第9辑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丽江民族研究(第9辑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 字数: 328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编者:杨林军
  • 商品条码: 97875682496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林军主编的《丽江民族研究(第9辑云南省普通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开设的栏目既继承了传 统专栏,也有尝试创新的栏目。“民族教育研究”收 录本校教师两篇论文,既有母语危机思考,也有创新 发展探索;既有本土文化传承的思索,也有世界遗产 发扬光大的路径回溯。“民族经济研究”也只有两篇 ,其中关于“化賨”的经济人类学研究,正成为藏彝 走廊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新形势下,民族社会经 济发展形式处于转型路口,传统的经济组织形式已然 存在,其功能和价值正在涵化或转型。“民族历史研 究”中两篇都涉及方国瑜先生和他的彝族历史研究成 果,方国瑜先生被誉为“滇史巨擘”不仅因其对纳西 学的深厚研究,更因其对滇地文史资料的占有和深刻 研究,排除抗战及政治运动的影响,五十年如一日。 彝族史研究便是其中一方面。元明清时期,云南盛行 土司制。土司制对云南的影响弥足深远,梳理和探索 云南土司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 的话题。“民族文化研究”是本辑核心部分,涉及内 容广泛,有新近挖掘出来并成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朵翀”民俗,也有论及“白沙细乐”的传统话 题,还有涉及民族文化与古代旅游、现代旅游的话题 。“民族认同研究”是民族研究的重要话题,紧扣西 南众多民族对此问题的诸多误读,结合纳西族、普米 族历史和民族识别过程,提出民族认同的重要性等论 点。此外,“民族宗教研究”“民族文献研究”以及 “民族文艺研究”都收录了一定量论文,闪烁着民族 文化的学术光芒。
目录
民族教育研究 重塑纳西族教育文化自觉的必要性及途径研究 本土与现代有机结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世界遗产课程开发的路径研究 民族经济研究 嵌入经济互动的族群流动与文化建构——藏彝走廊“化賨”与“打賨”的经济人类学解析 云南精神与文化产业“云南模式”的生成 民族历史研究 方国瑜先生与彝族史研究 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彝族史研究——以方国瑜、马长寿和冯汉骥三位先生为例 土司制度在云南 民族文化研究 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塔城乡洛固村“朵种”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丽江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历代文人视野中的丽江——丽江人文旅游研究 殉情,纳西族文化的一种姿态 《白沙细乐》所折射的人文关怀 浅论纳西族和谐的人与植被观——以丽江市玉龙县白沙崖脚村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丽江市古城区为例 民族认同研究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 谁是MOSO(摩沙)?——论古摩沙的分化与“纳系族群”的认同及识别问题 普米人多元身份认同现状及分析 民族宗教研究 论彝族和藏彝走廊民族“毕”原始宗教关系 经文、仪轨、祭司:民间苯教与普米族韩规教的比较研究 民族文献研究 杨慎《木氏宦谱·序》的初步研究 论云南民间散存普米族韩规古籍档案遗产抢救问题 《三个儿子三种民族的故事》片段差异分析 民族文艺研究 世界语境下的中国当代多民族诗歌语象 神秘的“青春棚” 爱情的天堂——解读木祥《青春棚:云南他留人的情爱叙事曲》 普米族舞蹈“搓磋”田野考察实录 藏族文学叙事中的宗教文化研究——以《尘埃落定》为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