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

  • 字数: 32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宋强
  • 商品条码: 97875203195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将各国公民培养为“世界公 民”的思想潮流。全球化需要各国开展公民教育时, 既要坚持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认同,也要注重 培养公民的全球视野、国际意识及包容不同文化的胸 怀,最终培养出在全球化社会中具有竞争力的公民。 同时,环境、气候、人口、宗教、种族暴力等全球性 问题也促进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蓬勃生长。宋强著的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首先论述了世界公民教育 思潮“是什么”,研究世界公民资格观、教育观和国 内外研究现状;接着分析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为什 么”,研究思潮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根源; 最后评价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怎么样”,对思潮的 实践效果与理论争议进行梳理,并通过评价和解析得 出研究结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一)全球化对传统“国家公民”教育提出挑战 (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推行“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三)推行世界公民教育面对“世界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不断博弈 (四)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需要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世界公民教育的内涵:由国家维度到世界维度 (二)世界公民教育的外延:由世界维度到多元维度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分析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一)总体特点 (二)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 (三)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 国内研究 (一)总体特点 (二)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 (三)国内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历史发展 一 萌芽期(公元前4世纪—1945年) (一)“道德普世主义”阶段(公元前4世纪—476年)——“世界公民”的提出与世界主义的兴盛 (二)“宗教普世主义”阶段(476年—16世纪)——由“宗教世界的公民”向“世界公民教育”过渡 (三)“政治普世主义”阶段(16世纪—1945年)——源于社会契约理论的近代公民观念诞生与“世界公民”政治诉求的明晰化过程 二 初创期(1945—1991年) (一)“前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45—1973年)——“世界公民教育”的正式提出与思想初兴 (二)“文化普世主义”阶段(1973—1991年)——“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多元发展 三 快速发展期(1991年至今) (一)“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91—2000年)——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兴起 (二)“数字普世主义”阶段(2000年至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广泛传播与国际组织、民族国家的积极应对 第四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基础 一 世界主义 (一)世界主义的内涵 (二)世界主义的发展历程 (三)世界主义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之源 二 全球化理论 (一)全球化主要体现为经济全球化 (二)全球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全球化促进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 三 全球治理理论 (一)全球化背景下由“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二)全球治理的内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