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合约的履行弃权与禁反言

合约的履行弃权与禁反言

  • 字数: 1505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杨良宜//杨大明//杨大志
  • 商品条码: 97875197202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60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合约的履行、弃权与禁反言》是作者关于英美合约法系列著作的第三部,从国际商法与国际商事实践出发,与《损失赔偿与救济》《合约的解释:规则与应用》共同针对合约法中的重要、与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本书围绕合约的履行、弃权与禁反言这一课题展开,依然以大量先例和真实案例为依托,阐述国际商事活动中合约履行的一般规则和具体规定及其运用。全书涉及违约令合约终止、合约受阻、合约更改与禁反言、承诺性禁反言、陈述性禁反言、共识性禁反言、产权人禁反言、合约性禁反言、一事不再审、民事诉讼和仲裁中的弃权与禁反言等重要内容。本书是律师、公司法务、法官等相关从业人员以及法律研习者了解、学习和研究英美合约法的绝佳途径;同时,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国际商事交往中熟练运用规则、从容应对争议并保护自身利益的方法。《合约的履行、弃权与禁反言》是作者关于英美合约法系列著作的第三部,从国际商法与国际商事实践出发,与《损失赔偿与救济》《合约的解释:规则与应用》共同针对合约法中的重要、与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本书围绕合约的履行、弃权与禁反言这一课题展开,依然以大量先例和真实案例为依托,阐述国际商事活动中合约履行的一般规则和具体规定及其运用。全书涉及违约令合约终止、合约受阻、合约更改与禁反言、承诺性禁反言、陈述性禁反言、共识性禁反言、产权人禁反言、合约性禁反言、一事不再审、民事诉讼和仲裁中的弃权与禁反言等重要内容。本书是律师、公司法务、法官等相关从业人员以及法律研习者了解、学习和研究英美合约法的绝佳途径;同时,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国际商事交往中熟练运用规则、从容应对争议并保护自身利益的方法。
作者简介
\"杨良宜,现为全职国际商事仲裁员,在过去四十年中处理了大量国际商事、海事、贸易领域的案件,熟悉亚洲地区及国际的有关实务,曾在中国香港特区、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韩国以及中国内地的仲裁案件中担任仲裁员,作出超过六百份的仲裁裁决书。 现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国际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委员、丹麦哥本哈根波罗的国际海事协会(Baltic &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uncil)文件委员会副主席、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re)名誉主席、新加坡海事仲裁员协会(Singapore Chamber of Maritime Arbitration) 常务委员会 (General Committee) 成员、马来西亚吉隆坡仲裁中心(Kuala Lumpur Regional Centre for Arbitration)国际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成员以及韩国商事仲裁院(Korean Commercial Arbitration Board)国际仲裁委员会(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ommittee)成员。曾任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主席、亚太仲裁组织(Asia Pacific Regional Arbitration Group)主席、法国巴黎国际商会国际仲裁庭(ICC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香港代表、英国特许仲裁员学会(Chartered Institute of Arbitrators)东亚分会主席。 杨大明,现为欧华律师事务所香港办事处合伙人以及诉讼与监管业务部负责人,主要业务包括商业诉讼和仲裁。在处理涉及国际贸易和商品、合资企业和股东纠纷、国际投资和离岸项目以及科技相关的国际商业纠纷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同时,具有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英国伦敦等各地处理仲裁纠纷的丰富经验,涉及范围广泛的辖区、管辖法律和仲裁机构,包括北京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商会、伦敦国际仲裁法院、伦敦海事仲裁协会、斯德哥尔摩商会、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 2013年,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并被任命协助上海发展成为国际仲裁中心。2015年,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交了有关“打造上海为航空航运融资租赁中心”的方案,并获评2016年“年度优秀提案”。2017年,被《钱伯斯亚洲太平洋》(Chambers Asia Pacific)评为争议解决在华仲裁领域的领先律师。2016/2017年,被《商法》(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杂志评为“The A List法律精英100强”之一。 杨大志,现为高伟绅律师事
目录
第一章 违约令合约终止 1.中国公司/企业最危险的合约终止方法:违约/毁约(repudiation) 1.1 违约/毁约的例子 1.2 违约/毁约对中国公司/企业的危险 2.预期违约(future breach / anticipatory breach) 3.预期违约之一:拒绝性违约(renunciatory breach) 3.1 拒绝性违约的定义 3.2 构成拒绝性违约的用字要明确决绝 3.3 拒绝性违约是否为违约的疑点 3.4 拒绝性违约的历史 3.5 拒绝履行的是否需要是重要的合约责任 3.5.1 拒绝履行的须是合约重要责任的权威说法 3.5.2 拒绝履行合约中不重要的责任不能使无辜方终止合约 3.5.3 没有准时或拒绝做出支付合约款项是否重要的探讨 3.5.4 分期交付或供应货物涉及部分违约是否重要的探讨 3.5.5 不重要的违约或拒绝履行重复发生是否可以累积变为重要 3.6 拒绝性违约一方的真正意图是否重要 3.6.1 市场情况显示违约方不可能想拒绝履行有关合约 3.6.2 无辜方主观知道违约方的言行并非拒绝 3.6.3 客观看待违约方的言行是否构成违约/毁约 3.6.4 违约方诚实的误解的例外 3.6.4.1 诚实误解带来的不肯定 3.6.4.2 违约方的言行是根据律师的建议 3.6.4.3 根据英国近期先例对诚实的误解例外的总结 3.7 证明违约方将来不会履行的举证 3.7.1 举证责任:平衡的可能性 3.7.2 不同类别的预期违约举证方面的不同 3.7.3 不得以事后的证据影响有否拒绝性违约的判断 3.8 最后通牒能起到的作用 3.9 一方已履行合约是否适用拒绝性违约 3.10 无辜方于违约方拒绝履行合约期间是否需要履行其合约责任 3.10.1 无辜方不接受拒绝性违约但事后因自己违反合约履行而变成违约方 3.10.2 弃权与禁反言对无辜方自己违反合约履行的救济 3.10.3 权威说法与有关先例/笔者的仲裁案件 3.11 针对拒绝性违约能否向法院或仲裁庭申请履约指令或禁令 4.预期违约之二:不可能履行(impossibility) 4.1 不可能履行与合约受阻的关系 4.2 证明不可能履行的困难 4.3 不可能履行情况之一:同时承诺两个有直接冲突的合约 4.4 不可能履行情况之二:清盘倒闭 4.5 拒绝性违约与不可能履行一并作为替代理由 5.错误拒绝履行合约能否以另一个事后才发觉的合法理由补救 5.1 英国法律允许以事后才发觉的合法理由补救 5.2 有关先例介绍 5.3 不能事后补救的例外情况 5.3.1 例外情况之一:合法理由应该在拒绝履行时向对方提出 5.3.2 例外情况之二:弃权与/或禁反言 5.3.3 例外情况之三:接受付运单证或货物 5.3.4 例外情况之四:拒绝性违约不得以后来发觉的合法理由补救 6.违约/毁约与合约明示条文的关系 6.1 明示条文允许合约一方或双方终止合约 6.2 明示条文与违约/毁约(真正违约与预期违约)互相重叠或矛盾 6.3 重叠或矛盾情况之一:明示条文有针对并写明无辜方如何终止合约 6.4 重叠或矛盾情况之二:明示条文有否超越/否定普通法的违约/毁约 6.5 重叠或矛盾情况之三:终止合约是根据明示合约或是违约/毁约 7.接受(acceptance)或确认(affirmation) 7.1 权威说法/定义 7.2 及时接受违约/毁约的重要性 7.3 接受必须清楚无误并即时终止合约 7.3.1 什么是清楚无误 7.3.2 接受可以通过任何形式表示 7.3.3 沉默/不行动与持续性不履行合约责任能否构成接受? 7.4 确认合约能否被扭转? 7.4.1 不应该太轻易解释无辜方的言行属于确认合约 7.4.2 接受与确认之外的第三种选择 7.4.3 持续违约/毁约的情况 7.5 双方相继违约/毁约 8.选择接受是否是无辜方毫无节制的权利 8.1 无辜方的考虑 8.2 违约方的考虑 8.3 法律肯定性与合理性的平衡 8.4 White and Carter (Councils) Ltd. v. McGregor先例 8.4.1 例外之一:合约不是单方面可以履行而需要双方合作 8.4.1.1 大多数类别的合约的履行需要双方合作 8.4.1.2 租约 8.4.1.3 赚取约因/对价没有需要违约方合作才能满足的前提条件 8.4.1.4 合约不是单方面可以履行的例外 8.4.2 例外之二:无辜方没有合法利益去确认合约 8.4.2.1 无辜方能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与应否减少损失 8.4.2.2 金钱的赔偿是否为足够的救济 8.4.2.3 完全不合理 8.4.2.4 合法利益的总结 9.权威先例介绍 9.1 先例之一:The “Nanfri” 9.2 先例之二:Woodar Investment Development Ltd. v. WimpeyConstruction UK Ltd. 9.3 先例之三:The “Hermosa” 9.4 先例之四:Vaswani v. Italian Motors (Sales & Services) Ltd. 9.5 先例之五:Eminence Property Develo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