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

  • 字数: 248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刘天宝|总主编:柴彦威
  • 商品条码: 97875641737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9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天宝著的《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是中国城市 地理学界有关城市单位研究的专著,旨在以单位为视 角解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演进的基本 逻辑和具体表现。研究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 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分别从城市制度和城市空间 两个层面探讨了不同模式的具体特点,解析了不同发 展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知识内核与具体规则、城市空间 的物质与社会表现。最后,在辩证评析单位模式和去 单位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本书从生活空间的角度提 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组织架构。 本书可供城市管理与规划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 人员,以及从事单位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学习与参考 。
作者简介
柴彦威,1964年生,甘肃会宁人,日本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发表中外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及译著20余部。曾获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科技奖、国家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等。
目录
总序 前言 1 单位模式研究的时代意涵 1.1 中国城市空间的重构及其问题 1.1.1 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 1.1.2 城市空间的复杂重构 1.1.3 空间重构引发的多重问题 1.2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单位命题 1.2.1 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新定位 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2.3 中国城市研究的单位命题 1.3 单位模式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单位模式的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1.4.1 单位模式的研究框架 1.4.2 本书的内容安排 2 单位模式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中国城市单位研究的梳理框架 2.2 单位的制度研究 2.2.1 单位制度的起源 2.2.2 单位制度及其变迁 2.3 单位的空间研究 2.3.1 物质空间及其变化 2.3.2 社会生活空间及其调整 2.3.3 空间的保护与优化 2.4 单位的社会研究 2.4.1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基层治理转向 2.4.2 基层治理模式转型的多维过程 2.4.3 社区建设的路径与问题 2.5 单位模式相关研究的特征与不足 3 单位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3.1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单位模式 3.1.1 单位模式作为研究的视角 3.1.2 单位模式的涵义与构成 3.1.3 单位模式研究的基本特点 3.2 单位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具体概念 3.2.1 结构主义的方法论 3.2.2 空间生产理论 3.2.3 资本循环理论 3.2.4 单位模式研究的具体概念 3.3 单位模式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构成 3.3.1 质性研究方法 3.3.2 历史文献法 3.3.3 案例分析法 3.3.4 数据构成 4 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制度安排 4.1 城市制度的分析框架 4.2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知识体系 4.2.1 知识基础: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下的经验借鉴及历史传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