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澜湄合作的方向路径与云南的参与(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智库报告)

澜湄合作的方向路径与云南的参与(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智库报告)

  • 字数: 17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卢光盛//段涛//金珍
  • 商品条码: 97875201238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澜湄合作机制正式设立于2015年11月,是中国与 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五个湄公河国家 联合发起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中国积极倡导并推 进澜湄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落地 生根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 交和升级次区域合作的积极尝试。过去几年里,在各 国努力和推动下,澜湄合作体现了“澜湄效率”和“ 澜湄速度”,成为发展中国家次区域合作的典范。但 也要看到的是,当前澜湄合作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 挑战,其未来合作的方向和路径如何,澜湄国家命运 共同体又该如何推进,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作为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智库报告之一, 卢光盛、段涛、金珍著的《澜湄合作的方向路径与 云南的参与(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智库报告)》 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澜湄合作的著作,主要内容包 括“一带一路”与澜湄机制的战略关联、推进澜湄合 作的困难与障碍、未来澜湄合作的方向和路径,以及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建设的对策思考等。本书还收录了 作者团队关于澜湄合作的一些学术成果和澜湄合作的 重要文献及大事记等资料。
目录
一 “一带一路”与澜湄合作的战略关联研究 (一)澜湄合作机制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1. 澜湄合作机制成立的背景 2. 澜湄合作机制成立的过程 (二)澜湄合作机制成立的原因 1. 澜湄机制的建立在理论上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 澜湄机制的建立在现实层面有其紧迫性和创新性 (三)澜湄机制的成立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四)澜湄合作机制的“3+5+X合作框架” 1. 澜湄合作机制的三大支柱 2. 澜湄合作机制的五大优先合作方向 3. 澜湄合作机制今后的提升方向 (五)澜湄合作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关联分析 1.“一带一路”倡议为澜湄机制建设带来重要机遇 2. 澜湄机制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实现突破的关键 3. 澜湄机制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周边外交依托的重要举措 4. 澜湄机制是在更广泛范围内推进“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探索 二 推进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的困难与障碍分析 (一)澜湄机制合作领域的推进问题 1. 如何切实提升经济领域合作 2. 经济合作之外的政治安全合作如何突破瓶颈 3. 社会人文交流等如何创新开展 4. 跨境水资源合作、完善国际减贫合作机制等敏感问题的处理 (二)澜湄机制措施推进问题 1. 项目选择 2. 资金来源 3. 早期收获 (三)关系协调问题 1. LMC 与GMS 等区域已有合作机制及安排的协调问题 2. LMC 与东盟、美、日、韩、印等外部力量的各种竞争性关系的安排 3. 国内各省区无序竞争、协同不足的问题 (四)LMC机制内部国家的认可及共识问题 1. 中国在LMC 中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 2. 湄公河各国对LMC 的认可与接受程度 (五)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 澜湄命运共同体的由来及意义 2. 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设想 3. 如何处理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 4. 推进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选择 三 我国推进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的路径和方向研究 (一)总体思路 1. 战略层面,提升澜湄合作到“一带一路”倡议早期收获高度 2. 定位层面,明确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升级版 3. 理念层面,探索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4. 策略层面,重点发展与中路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的合作 5. 方法层面,在重点领域实现早期收获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阶段目标 1. 近期目标(2018~2022年) 2. 中期目标(2022~2025年) 3. 远期目标(2026~2030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