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2版)(精)/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2版)(精)/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 字数: 367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蔡翔
  • 商品条码: 978730128507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第2版)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技术革新、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这些讨论既在文学之中,又在文学之外,这和作者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打通文本内部/外部的研究有关,也可以视之为当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新的实践。显然,作者努力使文学重回公共领域,因此,在本书中,文学史始终处在和社会政治史积极对话的过程中间。作者在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无理性的一面,而是严肃讨论这一正当性如何或因何生产出了它的无理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尤其本书的结尾,直接讨论了50—70年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危机以及危机的克服问题,从而为进入1980年代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本书既是一部文学史的研究著作,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行重新思考的一次思想旅程。
作者简介
蔡翔, 1953年12月生于上海,1970年下乡插队,1974年回城做工,1978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上海文学》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兼及散文随笔写作。已出版主要著作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神圣回忆》《回答今天》《何谓文学本身》等十余种。
目录
导论 “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 第一章 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与妥协 一、“地方”风景的叙述以及“风景”再建的困惑 二、动员和改造中的“地方” 三、脱域、在地和“地方”的保存或者现代性的转换 结语 第二章 动员结构、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 一、动员结构 二、群众 三、干部 四、知识分子 结语 第三章 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 一、青年或者“青年政治” 二、爱情或者“爱情故事” 三、性或者“性的叙述” 结语 第四章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 一、“平凡的儿女,集体的英雄” 二、传奇和一个故事的旅行 三、“读者”和“市场” 四、为何或者怎样重述革命历史 结语 第五章 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 一、《地板》的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 二、《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 三、《创业史》和“劳动”概念的变化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女性解放还是性别和解 结语 第六章 “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一、弱者的武器和工匠精神 二、“文化诉苦”与“技术革新” 三、反智主义还是反专业主义 结语 第七章 1960年代的文化政治或者政治的文化冲突 一、物质丰裕和物的焦虑 二、“脱离领土”的运动和“重建领土”的努力 三、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 结语:“文学青年”为何再次出现 结束语 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危机 二、克服危机的努力 三、1980年代的知识转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