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7>研究报告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7>研究报告

  • 字数: 10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曾刚//王丰龙
  • 商品条码: 97875203194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7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建设国 家战略的成败。曾刚、王丰龙著的《长江经济带城市 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7)研究报告》在吸收最新相关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指示精神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运用自然断裂点、空间自相关、规模一位序等 分析方法,论述了长江经济带11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 协同发展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变过程、驱动因子 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创新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体 制机制等对策建议。本书可供政府部门和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背景 一 协同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共识 二 协同发展是落实“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三 协同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产业分工合作是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 (二)城市协同助推流域科技创新 (三)城际合作有利于流域生态保护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一 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指标 (二)科技创新指标 (三)交流服务指标 (四)生态保护指标 二 计算过程与分析方法 (一)计算过程 (二)分析方法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一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二 长江经济带专题领域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交流服务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四)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五)不同领域协同发展能力的相关关系 三 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变化情况 四 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空间异质性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空间划分 第四章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稳健发展工作的顶层设计 (一)科学调整中央各职能部门权责,统筹强化全流域管理效能 (二)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率先推进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 (三)强化市场机制和多元参与,构筑国际领先的流域区治理体系 二 加快构建以重要节点城市为核心的分层协同发展机制 三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的创新协调发展 (一)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生态化 (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进生态产业化 四 强化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风险的联合防控 (一)精准判别生态环境短板,科学预警生态安全风险 (二)加快建设生态灾害通报系统,系统提升生态风险管控水平 五 以规划和工程项目为依托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整治工作 (一)开展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保护和开发分区规划 (二)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工程 附录 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专题报告 一 生态风险研究概况 (一)概念内涵 (二)研究进展 二 长江经济带生态风险现状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基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