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华人全球化--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华人全球化--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字数: 238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孙嘉明//(美)斯科特·兰卡斯特|译者:高艺多//王研//潘韩霞
  • 商品条码: 97875192339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国发生了前所未 有的历史变迁,影响深远,而这场变迁是中国人作为 主要驱动者发生的。虽然关于全球化趋势的主流文献 往往被有关贸易流量、文化传播等宏观层次的研究主 导,但孙嘉明、斯科特·兰卡斯特著的《华人全球化 --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则提供了微观层次的 关系型研究方法,以考察全球化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 。 本书关注不同类型的人本全球联结是如何影响中 国人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并在本土变迁中发挥 重要作用的。将个体作为观察的单位,作者提出了如 下问题:在中国过去的三十多年间产生和发展了哪些 类型的个体性全球联结?这些不同类型的全球联结是 如何影响本土变迁的?以及在哪些方面受到其影响的 ?全球联结对不同的地方社区和机构之间变化又是如 何的?通过分析、论证跨国行动和全球联结对社会转 型的巨大影响,本书引出更一般性的结论并且提出是 否这样的全球联结和本土转型能够促使全球公民社会 的形成以及将如何在全球社会认同和地方价值观、个 体行为之间达至平衡。 通过运用民族志方法、历史文献分析法和统计法 ,本书揭示了中国的微观全球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中国 人与全球化进程互动的方式和途径。这本书将使从事 华人研究以及那些从事全球化研究的学者和学生受益 良多。
作者简介
孙嘉明(Jiaming Sun),美国伊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社会学终身教授,社会学系研究生主任。曾在美国锡拉丘兹大学全球事务研究所从事访问,任北美中国社会学联合会理事。1985—1997年和2012—2014年在复旦大学工作,曾分别任复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全球化、城市社会学、青年问题等研究。已在中国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出版个人专著和学术论文(中英文)等70余(部)篇。主要著作Chinese Globalization:A Profile of People-based Global Connections in China, Global Connectivity and Local Transformation以及《全球社会学》《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等。
目录
第一章 引言:从中央王国到全球大国 一、中国的变迁:一种全球关系的视角 二、睡狮初醒 三、走出紫禁城 四、从“丝路旅者”到“海归” 五、义乌:催生跨国交易和全球联结的商人之海 六、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如何理解人本全球联结 一、宏观全球化(全球化的宏观视角) 二、微观全球化(全球化的微观视角) 三、从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到个体全球化(Global-I-zation) 第三章 让个体回归全球化研究 一、全球—个体关联度与全球—本土关联度 二、诠释:从联结到结果 三、一个简单的类型学:社会—空间矩阵分析 四、联结、融合和变迁 第四章 华人全球联结:从往昔到如今 一、追忆马可·波罗的足迹 二、买办商人:中间人角色 三、现代化的曲折探索 四、再度登上全球舞台 第五章 华人全球联结:从机构到个体 一、通过大型活动和机构建立全球联结 二、个体跨国行动构建全球联结 第六章 全球联结影响下的本土社会变迁 一、建筑风格:各国建筑荟萃(外在—物质变迁) 二、跨文化消费(内在—物质变迁) 三、全球节日同庆(外在—精神变迁) 四、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取向(内在—精神变迁) 五、小结 第七章 马赛克:全球联结创造与众不同 一、案例1:查尔斯博士(张朝阳)与搜狐公司 二、案例2:施一公:回国助力国家繁荣 三、案例3:大山与他的中加联结 四、案例4:外国教练带给中国希望 五、案例5:西方女人,中国男人 六、案例6:回归祖国怀抱 七、案例7:上海无锡制药公司 八、案例8:阿玻罗技术带给银行新灵感 九、案例9:北京吉普:在华西方企业 十、案例10:乐享中国情结的美国农场主 第八章 华人全球化的美好蓝图 一、要点重述 二、中国模式:硕大无比的全球联结 三、中国人的民间全球化:中国式的软实力? 四、总结:方法论问题 原著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华人全球化调查问卷 附录2 调查样本及数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