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政策场域中的犯罪被害人研究

刑事政策场域中的犯罪被害人研究

  • 字数: 21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宣刚
  • 商品条码: 97875203200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随着人权观念的深入,学界和实务界较多地 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研究犯罪被害人权利及其救济问 题且成果颇丰,但缺少从刑事政策视角的分析路径。 宣刚著的《刑事政策场域中的犯罪被害人研究》以广 义刑事政策为出发点,借助布迪厄“场域一惯习”理 论,系统分析了刑事政策场域中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存 在样态;被害人行为及其策略选择;被害情感的内容 、类型;在刑法教义学的框架内探求被害人影响刑事 立法、司法和行刑政策的制度性进路和规范化限制等 问题。
作者简介
宣刚,安徽凤阳人,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2105年),分获法学学士、法学理论硕士和刑法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7—2018年),现任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和犯罪学,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问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三 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 四 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超越二元对立:刑事政策场域与犯罪被害人关系论 第一节 个体与社会:社会学分析的两种进路 一 二元对立:结构主义的理性建构 二 二重性:后结构主义的个体复归 第二节 “场域一惯习”视域中的刑事政策与犯罪被害人 一 刑事政策的场域分析 二 建构的行动者:刑事政策场域中的犯罪被害人样态 第二章 行动者策略与逻辑: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本体论 第一节 行动者策略与刑事政策 一 策略和行动者策略 二 犯罪被害人的策略与实践逻辑 第二节 行动者规则: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 一 哲学基础:群体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 二 主要内容:理性认识和处遇犯罪被害人 三 政策本质:刑事权力主导下的关系性衡平 四 价值基点:抚慰的正义 第三节 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基本命题辨析 一 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与刑事政策系统 二 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与犯罪人权利保障 三 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四 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与恢复性司法 第三章 被害情感的理性建构: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价值论 第一节 被害心理、被害情绪和被害情感 一 犯罪被害心理概述 二 被害情绪的内涵和类型 三 被害情感的内涵和类型 第二节 被害情感与刑事政策 一被害情感的内容 二 非理性与理性:被害情感的刑事政策场域祛魅 三 辅助性原则和自我答责:被害情感的刑事政策限度 第四章 类型化与规范化: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的实践进路. 第一节 类型化: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的规范化之源 一 被害人人身特征类型与刑法评价 二 被害人行为类型与刑事归责 第二节 被害人影响刑事人罪规范的限度 一 近年来我国刑事立法的新动向 二 被害人因素在入罪政策中的考量 三 被害人身份认同与刑事立法政策的应对 第三节 泛化和规范化:被害人参与刑事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一 被害人谅解与我国死刑适用的现实困境 二 不堪承受的生命之价:被害人谅解的制度经济学反思 三 开源与节 流之间:被害人参与刑事司法政策的平衡 第四节 主体认同:被害人认同与缓刑制度的有效性重构 一 认同危机:我国缓刑功能有效性之殇 二 结构功能主义:我国缓刑制度有效性建构的路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