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俗与圣的文化实践

俗与圣的文化实践

  • 字数: 40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范可//杨德睿
  • 商品条码: 97875203049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范可、杨德睿主编的《俗与圣的文化实践》汇聚 了数十位中日美三国学者的文字。这些论文无不以“ 俗”与“圣”的文化实践为焦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中 国人的信仰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在作者的眼里,涂 尔干(Emile Durkheim)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圣 ”、“俗”两分难以解释中国的信仰实践。本书主编 采用了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所用的“连续 统”(continuum)来指涉中国人的信仰实践。这种信 仰实践并不是只限于“神圣”的场合,而可能是随时 发生的。当面对抉择和危机时,许多人总喜欢祈求帮 助,这种帮助最好来自超自然。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到 中国许多地方的宫观庙宇总是香火隆盛。中国人的信 仰实践也会因为社会的变迁与时俱进。当然,这种变 化可能很微妙,但它们的存在告诉了我们,传统永远 是人们选择的对象;也告诉了我们,宗教信仰的内生 性资源可以因为外在条件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和再分配 。本书中的所有论文都建立在田野研究的基础上;除 了少数作者外,绝大部分作者均为青年先晋。他们充 满学术进取心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人类学在东亚的前景 。
作者简介
杨德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译作包括《地方知识》(商务印书馆,2014、2016)、《原始的叛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信息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苏格拉底的6个问题》(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等。
目录
绪论 全球宗教变迁与华人社会: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 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信仰实践:人类学视角中的“新时代宗教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多元信仰实践:新时代宗教运动在中国的田野呈现 宗教、伦理与社会精神气质 ——兼论关于理解与解释的人类学 名字与神灵 日本学界关于汉人农村的“共同体”与“祭祀圈” 业海般舟 ——以南京马家街道场为例 标准化理论的再应用 ——以山东长岛妈祖为例 大运河的治水政治与权力象征 ——以皂河“敕建安澜龙王庙”为例 地仙信仰与财神观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来自文献与田野的考察 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 ——以潮汕地区村落的游神礼仪为例 从家庭内部祭祀到公共领域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盂兰胜会”的都市性构造 华侨与宗教复兴:华南客家地区的宗教景观和灵性 “后改革开放”时期的小城市寺庙 ——以广东省汕尾为例 风水旅游中的“硬性文化”与“软性文化” ——以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为例 “公益”的生成 ——以昆明市回族社会的公益活动为例 放生:在市场和公园问上演的佛法 论哈尼族yolil概念 ——“文化”与yolil的比较研究 泉州回民宗族与伊斯兰 ——一个历史与人类学的案例 “祈祷”与人类学的基督教研究 圣乐的在地化实践 ——耿辉与《中华合一弥撒套曲》 阿嵯耶观音与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历史叙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