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 字数: 3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建森
  • 商品条码: 97875203118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建森著的《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是在实践唯物主义角度全面探讨非道德主义社会思 潮的道德教育哲学著作。本书在道德本体论、认识论 和价值论层面,对非道德主义核心理念和道德运思方 式进行了深入的形而上考究,对流行于当代中国的非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表现和根源、基本主张和失误进 行了较为深入的学理分析。继而,通过实证方法,分 析了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极影 响,并提出了克服这种消极影响的理路和对策。
作者简介
李建森,陕西省合阳县人,法学博士,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实践唯物主义道德哲学、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研究。出版专著、教材主要有《善的境界:在道德与非道德之间》《实践的道德理性》《实践的历史理性》等10余部,发表《非道之德:历史境遇中的实践智慧境界》《道德命题实证叙述反思》等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10余项。
目录
绪论 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 一社会伦理转型与道德问题 二成为理论热点的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 三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与实践唯物主义 四探寻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实践唯物主义分析 框架 第一章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表现和根源 第一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主要表现 一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意识形式 二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感性现象 第二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社会根源 一市场化及其伦理问题 二工业化及其伦理问题 三城市化及其伦理问题 四全球化及其伦理问题 第三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思想根源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激进自由主义 二非理性主义 三无政府主义和民粹主义 四后现代主义 第二章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主张及其错误 第一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主张 一一般理论主张 二具体理论主张 第二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非实在论 一道德事实、道德关系主观性的僭越 二道德语言和逻辑的“可普遍化” 第三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道德不可知论 一道德认识论的基本关系 二道德真理的伦理相对主义取向 三实践知识的实用主义视域 第四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道德价值虚无论 一通常的道德价值理论 二道德价值结构性虚无主义 三道德价值功能性虚无主义 第三章 实践唯物主义对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超越 第一节 道德规范的“非道德性”限度 一道德规范“强制性”的合理性问题 二道德规范“前提性”的合法性问题 第二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逻辑思维困境 一道德规范非确定主义的逻辑困境 二道德规范非普遍主义的逻辑困境 三道德规范非整体主义的逻辑困境 第三节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价值思维困境 一道德价值虚无主义矛盾 二道德价值论个人主义困局 第四节 对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逻辑和价值论超越 一作为“感性世界”观照的道德事实论 二作为“实践智慧”的道德价值论 三作为“历史现象”的道德规范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