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 字数: 25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乔修峰
  • 商品条码: 97875203169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8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现代化”过程, 经历着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面对前所未有 的变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时,意识到了彼此之间在理 念、概念和词语上的分歧并不断论争,导致了思想和 话语层面众声喧哗的状态。他们对词语的无序状态可 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这种焦虑不仅出现在用词语 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还出现在对词语本身进行反思的 时候。由乔修峰著的《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 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分析了这种“词语焦虑” 的表现和原因,通过对关键词语和代表人物的个案研 究,还原道德思考的社会史和思想史语境,指出文人 重构意义体系的尝试也是转型时期抵制种种焦虑并重 构道德的手段,反思现代化进程中伦理建构和文化调 整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简介
乔修峰(1977-),男,山东济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0一2011年在剑桥大学英文系访学,2013年在爱丁堡大学文学院短期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英国文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出版《世界上的语言》《记忆的隐喻》《中世纪欧洲史》等多部译著。
目录
序 绪论 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 一 “词语焦虑”及其研究意义 二 “词语焦虑”的表现及原因 三 “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四 “词语焦虑”的独特性 五 现象与个案 第一章 “文人”:卡莱尔的“英雄” 一 文人与英雄 二 “逻辑先生”与“文化偏至” 三 “方言”与“空话” 四 词语焦虑与“两种文化” 第二章 “社会”:卡莱尔的“理念” 一 重诠“社会” 二 伦理纽带 三 精神纽带 四 社会新生之路 第三章 “责任”:乔治 艾略特论社会维系 一 责任作为话语 二 《米德尔马契》:“旁观者”与“邻人” 三 《罗慕拉》:出走与责任 四 “责任”的伦理学 第四章 “贫穷”:狄更斯论词语暴政 一 艰难时世:道德神话与诗学正义 二 “饥饿的40年代”:吃喝与伦理 三 酗酒与道德压迫 第五章 “财富”:罗斯金的词语系谱学 一 罗斯金的词语系谱学 二 “财富”定义的社会史考察 三 “财富”的新定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四 政治经济学的伦理维度 第六章 “绅士”:罗斯金论国民性陶铸 一 绅士理念与国民性 二 绅士教养与礼仪之邦 三 商人与绅士 四 商界绅士与“共同富裕” 第七章 “自由”:穆勒与知识无政府状态 一 白话与对话 二 含混与清晰 三 自由与边界 四 性格学与“两种自由” 结语 维多利亚时代文人思想的回响:辜鸿铭的焦虑 一 另一种“西学” 二 卡莱尔与辜鸿铭 三 “维多利亚时代思想框架”下的“国学” 四 《中国人的精神》中的英国文人话语 五 辜鸿铭的词语焦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