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文化复兴丛书

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文化复兴丛书

  • 字数: 83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世荣
  • 商品条码: 97875203140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1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王世荣著的《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 治变革)/文化复兴丛书》是一部探索文明大走向的学 术专著,是一位平民学者的思想历程。作者认为,当 今应有一场中华文化大复兴以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知 识经济与软实力的提出标志人类进入文化时代;东西 方文化融合是21世纪人类文化基本走向;人类经由习 俗社会、宗教社会、道德社会而进入法律社会;以道 义论与功利论融合为特质的中国伦理文化必将获得新 生。作者提出,政治是一种文明的生存方式;中国的 希望在于政治改革;人民民主与协商民主相融合的中 国新型政治文明正在兴起。 作者认为,求异思维应成为教育创新的灵魂;幸 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对“钱学森之间”的回答将决 定中国未来。作者提出的“新宇宙和谐论”,“心态 决定生态”,“用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重建 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用竞技体育取代战争,让人 类迈向持久和平”等学术观点,对当今中国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国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涉及哲 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化 人类学等领域,是一个部视野开阔、颇有建树的中国 未来学新著。
作者简介
王世荣,生于1956年,陕西眉县人,西北大学哲学系毕业,宝鸡文理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任文化复兴丛书主编。经历“文革”十年动荡和改革开放时代,崇尚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理性精神和马克思的批判意识。30余年来,集诗人的想象力和学者的严谨精神于一身,孜孜不倦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2012年后,身残志更坚,发奋著述,笔耕不辍!先后提出了“文化时代”、“法律社会”、“系统价值论”、“新宇宙和谐论”、“幸福政治学”、“天才教育学”、“中国心灵哲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思想。 著有:《政治科学新论》、《周秦政治文化喻政治伦理》、《凡人与伟人之间》;主要参编有:《中国古代道德生活史》、《周秦伦理文化概论》、《人生哲学》等。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哲学研究》、《文汇报》等均有介绍。长期担任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学院学科带头人,省政治学会理事,省哲学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周秦伦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宝鸡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获省市政府及学术机构科研奖励二十余项。以笔名柳望河,创作大量诗歌、散文,百度百科人物。
目录
序——哲理与诗情 引言 重建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复兴丛书》总序 导论 第一编 文明融合开启人类新时代 一 略论21世纪人类文化的基本走向 二 论文化时代 三 思想有多远 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变革的意蕴及其实现 四 论法律社会 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历史文化渊源 六 孔子,中华民族的心灵导师 七 中国需要有一场文艺复兴 八 在人类相互依存的时代,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九 人类迈向持久和平的曙光 第二编 中国新型政治文明正在兴起 一 政治是一种文明的生存方式 二 开辟“复兴”与“变革”的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政治学解读 三 全球化视野下加快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现实思考 四 20世纪世界不同类型民主消长的内在因素透析 五 当代中国政治思维的历史性嬗变 六 科学发展观与执政合法性的重塑 七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向度 八 拓展民主理念 培育公民文化 九 当代中国治国方略论衡 十 加快中国政治改革步伐的重要契机——防治“非典”工作的政治学思考 十一 我国农业出路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十二 人民民主与协商民主的融合塑造中国新型政治文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应该着重处理好几种关系 第三编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历史光芒 一 “以德配天”与“以人为本” 二 秦人政治文化的特色 三 法家功利主义及其历史命运 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五 重耳复国的启示 六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转型 第四痛 心灵哲学引导人类开发无限精神宇宙 一 唯物史观与意志自由 二 唯物史观与认识论的统一——《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三 论张载哲学的主体意识 四 心灵哲学的诗意诠释 五 世界因心灵而生动——心灵哲学与人生境界 六 宇宙和谐论解读 七 意识与脑电波之谜 八 论人的解放 九 艺术与哲学 十 为“野心”正名 第五编 道德与智慧是幸福人生的双翼 一 自我牺牲是道德的基础吗? 二 道德焦虑与信仰缺失 三 善良是美德之魂——对中国伦理文化精神的一种解读 四 百善孝为先——弘扬中华孝道促进社会和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