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郑传寅卷)(精)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郑传寅卷)(精)

  • 字数: 457
  • 出版社: 大象
  • 作者: 郑传寅|总主编:康保成
  • 商品条码: 97875347921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丛书由活跃在中 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戏剧研究领域第一线的海内外优 秀学者遴选其代表性论文结集而成,涵盖从诸宫调、 院本,到金元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花部戏曲 、民间小戏、祭祀戏剧等多种戏剧文体,涉及戏剧理 论、戏剧史实、表演理论、作品评述与考证、中国戏 剧发展流变及海外传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代表了新 时期该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 本书是其中的郑传寅卷,由康保成主编。
作者简介
郑传寅,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武汉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曾兼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湖北省文艺研究重点招标项目;曾获 科学研究(社科类)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武汉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在海峡两岸出版专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欧洲戏剧史》(与黄蓓合著),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中国戏曲史》;在《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江淮论坛》《武汉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戏剧艺术》《戏剧》《戏曲艺术》《戏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目录
前言 以梦释戏的心理分析方法臆说 一、因情成梦 二、因梦成戏 三、情痴而幻 四、戏与梦同 五、人生如梦 色彩习俗与戏曲舞台的色彩选择 一、戏曲舞台色彩选择的特点 二、戏曲舞台色彩的表现功能 三、戏曲舞台色彩表现功能的获得 隆礼贵义的伦理精神与古典戏曲的道德化倾向 一、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二、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三、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 文化之谜:血污中的灿烂文明——试论戏曲勃兴于元代的原因 一、诸说献疑 二、我之浅见 悲喜沓见离合环生——古典戏曲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一、戏曲分类批评的几种主要方式 二、关于古典戏曲中有无悲剧的争论 三、西方戏剧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四、古典戏曲审美形态的优长与缺失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兼评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经济决定论” 一、“经济决定论”的困境 二、“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 三、戏曲晚熟与传统文化生态 四、戏曲晚熟与文化平民化进程 中国古典悲剧二题 一、悲剧人物 二、悲剧快感 古典戏曲时空意识论 一、古典戏曲所表现的时空意识 二、古典戏曲所表现的时空关系 三、古典戏曲时空意识的形成 新时期戏曲文学创作的成就与缺失 一、文学视野中的戏曲史 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与丰富性 三、戏剧情境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的鲜明性与独特性 四、诗性品格的弱化与丧失 论元人杂剧中的“贪淫破家”悲剧 一、“贪淫破家”悲剧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外文学对婚外情的不同态度 三、“贪淫破家”悲剧的男性中心主义立场 四、“贪淫破家”悲剧对人性弱点和纳妾制度的批判 戏曲程式的文化蕴涵与历史命运——兼论现代戏曲符号体系的建构 一、现代戏曲符号体系建构的滞后性 二、戏曲程式的本质特征 三、戏曲程式与“法式古人”的文化取向 四、戏曲程式的作用与“暂时”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