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点理论研究

地点理论研究

  • 字数: 491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中华
  • 商品条码: 97875201182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地点(place)理论已经成为多学科交 叉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学、 人类学、哲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地点理论 所包含的“地点性”“地点感”“地方性”“地区性 ”“场所精神”“地点依恋”“地方性知识”等亚理 论单元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及日常生活空间建构分析 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张中华著 的《地点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不同语境中(国内 外文献、国内外案例、多学科视野、多类型空间)提 取有关“地点”的核心理论主张,并以特定的方式阐 释或建构“地点内涵”。重构地点理论是在批判现代 主义和国际式带来的城乡空间特色趋同以及现实城乡 空间意义缺失的背景下所提出的,需要立足于全球化 背景下所出现的城市、乡村、社区、建筑等各类人居 环境空间现象(景观)。本研究还在于发掘地点理论 的时代属性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差异化的城市亚空间 、村镇人居环境空间等进行应用活化维度的思考,从 而使地点理论得以焕发时代光彩。
作者简介
张中华(198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在站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人文地理学、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近年来主要集中研究地点理论导向下的人居环境科学问题。
目录
第一部分 地点理论的认知构成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地点理论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地点理论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加强地点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第四节 相关研究的界定   第五节 本研究的系统思路和方法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地点理论的概念性认知   第一节 从现象学哲学意涵说起   第二节 地点与“诗意地栖居”   第三节 地点理论出现的基础   第四节 现代空间规划学对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关注   第五节 地点理论的认知构成分析   第六节 代表性的地点理论观透析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地点理论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及流派   第一节 存在主义   第二节 现象学   第三节 存在主义现象学   第四节 地点理论的代表性流派及主要思想   第五节 地点理论研究的趋势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地点理论导向下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构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第二节 从地点理论视角对人地关系科学系统进行解构   第三节 从地点理论视角对人居环境科学体系进行解构   第四节 基于地点理论的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的构建   第五节 小结 第二部分 多维空间的地点观构建 第五章 城市空间地点观的总体构成原理   第一节 城市地点观的价值趋向   第二节 地点的空间性质解读   第三节 地点解构城市空间的模式   第四节 地点理论解构城市空间的活化模式   第五节 地点理论解构城市空间的活化维度   第六节 地点理论应用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实践领域   第七节 地点理论应用城市设计研究的方法维度   第八节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区位景观尊严空间的地点观构成原理   第一节 区位景观价值的历史演变特征   第二节 区位景观理论的内涵与构成   第三节 后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区位景观价值取向   第四节 城市区位文化景观尊严规划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城市生活质量空间的地点观构成原理   第一节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的本质内涵   第二节 地点理论导向下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解构   第三节 地点理论导向下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规划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公正规划的理念构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