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问道针灸

问道针灸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白兴华//安杨
  • 商品条码: 97875192403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1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白兴华、安杨著的《问道针灸》根据北京人民广 播电台《医医道来》节目相关内容编写。全书分“开 篇”“各篇”两大部分,共四十六讲,系统阐述了中 医针灸的起源、传播、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十四经脉的循行、各 经脉中的重要穴位、针灸所治相关病症、针灸治疗的 特点及功效等,以问答形式进行讲解,通俗易懂、深 入浅出,内容丰富、实用,对中医专业人士、中医爱 好者及普通读者均具有很好的学习参考价值。行文中 配有相关插图,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
作者简介
白兴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在针灸早期历史、针灸对外传播史及针灸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等领域做出了创新性成果。2001年在英国出版的专著Acupunc-ture:Visible Holism(《针道自然》),提出了新的针刺疗法起源观,还提出了新概念“Visible Holism”(看得见的整体观),被《美国医学会杂志》等许多主流医学媒体推介,并被大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及许多国外大学图书馆收藏,2002年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2年主编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中国针灸交流通鉴·历史卷(上、下)》,首次将针灸对外传播划分为三个阶段,特别是对第二阶段大航海时代针灸向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传播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及2014年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目录
开 篇 第一讲 文化背景(一) 灸与针/欧洲人与针刺的第一次邂逅/针灸针与注射 器/扎针为什么能治病/病为本,工为标/扎针疼 吗/独一无二的疗法/黄河与针刺/流水不腐,户枢 不蠹/天道就是人道 第二讲 文化背景(二) 我们从哪里来/天人同构/中央之国/井里的世界/ 智者察同/脉的含义/感知即存在/齿脉、耳脉与肩 脉/分经辨证/目无全人/俞、输、腧/最早的髹漆 木人经脉模型/整体性调节作用/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第三讲 文化背景(三) 炙与灸/火的特殊性/古代取火的方法/原始的灸 法/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以艾 承其影/左配金燧,右配木燧/艾火相传/烧灼甲 骨/医草上品 第四讲 文化背景(四) 蕲艾最佳/艾灸治病的实质/荷兰牧师的艾灸故事/ 艾绒的替代品/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头不可多灸/ 艾炷灸法/灸刺之道,得气穴而定/最早的经脉专书 第五讲 文化背景(五) 脉的可见与不可见/东西方医学的主要差别/荷兰医 学博士眼中的经脉/云的启示/呼吸的锻炼/流水不 腐,户枢不蠹/动态的生命观/东西方认识人体的两 个途径/圣人寒头而暖足/经脉的发现/卜兆与灸兆 第六讲 文化背景(六) 太上之火/医学的复杂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 之所凑,其气必虚/针灸治病之道/用古人的思维方 式理解中医/经脉与脏腑/穴位大发现的时代/循经 考穴/十二经脉者,学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 上之所难/学习穴位的三境界 第七讲 文化背景(七) 经脉辨证/从十一脉到十二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经脉像棵树/经脉气血的流与注/经脉气血流动的大 循环 第八讲 文化背景(八) 所出为井/经脉的本与标/四根三结/治标与治本/ 头痛医脚/十二经脉的名称/经脉气血的流注顺序/ 经脉属络脏腑/循经取穴 各 篇 第九讲 手太阴肺经(一) 三焦就是三口炉子/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肺经的内行线与外行线/人体阴阳的分界线/三阴与 三阳 第十讲 手太阴肺经(二) 过敏性哮喘的内外因/过敏性哮喘的自我调理/积羽 …… 第十一讲 手阳明大肠经(一) 第十二讲 手阳明大肠经(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