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时代的遗产管理--历史性城镇景观及其方法/遗产保护译丛

城市时代的遗产管理--历史性城镇景观及其方法/遗产保护译丛

  • 字数: 420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意)弗朗切斯科·班德林//(荷)吴瑞梵|总主编:伍江|译者:裴洁婷
  • 商品条码: 97875608732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弗朗切斯科·班德林、吴瑞梵著的《城市时代的 遗产管理--历史性城镇景观及其方法》对历史性城镇 景观(HUL)及其方法进行实践化的阐述,将这一概念 转化为一整套操作上的管理实践。历史性城镇景观方 法是一种融合了发展目标的多维度、整体化的城市保 护方法。其目标是为了使遗产在当代城市空间中重获 生命力,通过调整当代城市发展的政策机制去管理城 市发展中出现的空间与社会的变化,使当代对城市空 间的干预与遗产环境达成新的平衡关系,从而维持并 强化城市特征、提升城市空间和生活品质。本中文版 在悉数收录了原英语版的一篇序言、六章正文及三则 附录外,亦包括弗朗切斯科·班德林先生 (Francesco Bandarin,本书原作者之一)为中文 版的出版而特意追加的一篇序言;同时也邀请本中文 版校译者周俭教授等城市遗产保护与管理领域的专家 学者增写了一则导读,以期进一步厘清历史性城镇景 观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吴瑞梵(ROn van Oers,1965—2015),城市规划师和国际保护主义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中心副主任,统筹管理世界遗产城市项目、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世界遗产项目等。1993年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城市规划硕士学位,1996年在爱因霍芬科技大学获得技术设计硕士学位,2000年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受聘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员,与同济大学专家共同主持了“历史性城镇景观(HUL)方法在中国的应用”项目,并逐步推广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在亚太地区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4月,吴瑞梵博士在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参加世界遗产地“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反应性监测活动中,因突发急病,抢救无效,在中国拉萨逝世,享年50岁。
目录
总序 写在前面 中文版序言Ⅰ 中文版序言Ⅱ 城市保护与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 导读 “Historic urhan Landscape”释义 序言 城市保护的新方法 致谢 简写和缩写 第1章 城市保护:一个现代概念的简史 1.1 城市保护的起源:在工程学和浪漫主义之间 1.2 作为遗产的历史城市 1.3 分裂:现代运动与历史城市的对抗 1.4 现代主义之外:城市保护的新方法 第2章 与城市保护相关的国际公共政策 2.1 二战后的城市保护政策 2.2 国际宪章和准则性文书中的城市保护 2.3 地区性宪章 2.4 城市保护再思考 2.5 城市保护的新范式 2.6 历史性城镇景观的方法 第3章 不断变化的城市遗产管理背景 3.1 内外变革力量的引入 3.2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呈指数级增长 3.3 环境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4 气候变化的影响 3.5 城市作为发展动力的角色转变 3.6 旅游业的兴起 3.7 对遗产不断拓展的理解和城市遗产价值 3.8 对变化的管理 第4章 城市遗产管理新的参与者和方法 4.1 城市遗产管理的当代语境 4.2 新的城市战略的兴起 4.3 国际机构的城市战略 第5章 为城市环境的管理提供更广泛的工具 5.1 城市遗产管理:行动方和工具 5.2 监管工具 5.3 社区参与工具 5.4 技术工具 5.5 财务工具 第6章 历史性城镇景观:城市时代的遗产保护 6.1 历史城镇遭遇全球化 6.2 对城市的当代思考 6.3 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整合 6.4 历史性城镇景观:对变化进行管理的工具 6.5 结语 附录 附录A 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发展注释 附录B 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国际会议《维也纳备忘录》 附录C 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