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基于农业型非农型工商型地区社区治理改革的比较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基于农业型非农型工商型地区社区治理改革的比较分析

  • 字数: 51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增元
  • 商品条码: 97875201170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李增元,1981年生,山东莒县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山东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区治理、基层政治与民主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农村观察》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发表的沦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近20次。出版专著1部。主笔撰写被各部委及地方政府采纳研究咨询报告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及一般资助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共汁9项。曾获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理论课题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主要奖励10余项。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个案介绍 五、研究对象说明与社区类型划分依据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代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与创新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农村:乡村社会开放流动与社会结构转型 一、开放、流动与异质 二、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第二节 农民:从业、生活、行为方式变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改造传统小农 二、改革开放后农民从业方式及职业身份的变化 三、当代农民生活、行为方式的变革 四、利益扩张与需求多元化 第三节 农业:产业发展趋向“工商化” 一、生产发展方式组织合作化、要素化 二、生产经营方式资本化、技术化、产业化 第四节 基层治理:治理现代化能力不足 一、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艰难转变 二、乡村内在治理体制机制的弊端 三、乡村基础治理制度的滞后性 四、城乡有别的二元分治模式 五、基层治理能力不足 小结 第二章 农村社区治理改革的背景及动力机制比较 第一节 发展需跨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一、农业型:农村资源整合与产业园区化 二、非农型:工业开发与第三产业发展 三、工商型: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城市化 第二节 社会建设需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一、农业型:缓解维稳压力与增强管理、服务水平 二、非农型:推动传统村庄治理方式转型 三、工商型:化解农村矛盾与农民市民化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需落实:城镇化建设 一、农业型: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 二、非农型:推动城市建设与扩容 三、工商型:改变僵化、滞后的城镇体系 小结 一、共性特征:重服务、强管理、调产业结构与维护稳定 二、差异之处:逻辑起点及侧重点不同 第三章 农村社区治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做法比较 第一节 载体搭建:基层治理单元重构 一、农业型:合并村庄形成“多村一社区” 二、非农型:整建制搬迁构建现代“大型社区” 三、工商型:村级组织转并联打造“城乡一体型”新社区 第二节 功能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一、农业型:“下放上提”强化服务 二、非农型:突出服务阵地及服务能力建设 三、工商型:“机构下沉+多元参与”强化服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