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欢愉的身体(罗兰·巴特后十年思想研究)/文学与思想丛书

欢愉的身体(罗兰·巴特后十年思想研究)/文学与思想丛书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张静
  • 商品条码: 97870101856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罗兰·巴特的最后十年是其一生思想的核心,他 最后十年随笔似的的文本真正体现了个人的旨趣,风 格完全不同于他前期的符号学色彩。张静著的《欢愉 的身体》是对罗兰·巴特最后十年思想的系统性把握 ,突破了国内学者对巴特后十年思想的定性分析—— 如赋予他一个解构主义或者后结构主义的单一身份; 同时拓展研究范围,除论述巴特的文本思想、语言特 质外,重点关注巴特对于身体、主体、批评等问题的 分析,展现其自身的多元气质,力求还原这位结构主 义巨匠的真实形象。
作者简介
张静,女,江苏无锡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法国文论。先后在《人文杂志》、《文艺理论与批评》、《贵州社会科学》、《福建论坛》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编写著作两部《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从作品到文本 第一节 作品论观点 一、主体中心化 二、意义确定性——以读者为中心 三、主导性因素——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 第二节 文本论观点 一、剔除中心化 二、隐迹性重写——文本间性 三、文本伦理学:《文本的欢愉》 第二章 主体的退隐 第一节 完整的主体:主体与他人(他物)的统一 第二节 分裂的主体:凌驾主体的他者——结构 一、理论渊源 二、《恋人絮语》:爱作为主体间性 第三章 身体伦理学 第一节 身体的欢愉 一、东方神话学——《符号帝国》 二、平淡的身体——《中国怎么样?》 第二节 自传式轨迹 一、反传统的自传体——《罗兰·巴特自述》 二、身体的刺痛——《明室》 第四章 先锋性批评 第一节 领航新批评 第二节 索尔邦之争 第三节 反科学化语言 一、从科学到文学——《批评与真实》 二、差异化阅读——《S/Z》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罗兰·巴特生平与著述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