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母亲我的大学(精)/众阅文学馆

母亲我的大学(精)/众阅文学馆

  • 字数: 334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苏)马克西姆·高尔基|译者:李琴
  • 商品条码: 97875495978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母亲》一书的作者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 《母亲》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在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工人区,工人们还没有觉醒,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老钳工符拉索夫由于精神极度苦闷而经常酗酒、打架,后来在悲愤、绝望中死去。他的儿子巴威尔由于读了“禁书”而由最初的“生活闷得要死”而变得态度谦和、积极上进起来,母亲一到周末,便会听到巴威尔组织的革命者们所谈的“社会主义问题”,内心虽然害怕,但却让人倍感亲切。由于巴威尔和其他人办起了报纸,印发传单,宪兵便搜查了巴威尔家,母亲为此而经受了考验,虽然宪兵抓走了霍霍尔,但巴威尔和其他革命者对此根本无所畏惧,并组织工人进行抗议,却由于没有发动群众而失败了。巴威尔为此也被捕入狱。为了营救巴威尔,母亲自己去工厂散发传单。巴威尔出狱后,又因组织“五一”游行而被宪兵抓走,母亲从此便高举旗帜,率领群众继续斗争。在许多革命者被捕后,母亲便主动承担革命重任,深入城乡,组织群众,宣传革命。巴威尔和其他革命者临危不惧,法庭上慷慨陈词,宣传真理。同志们把这些演讲印成传单由母亲出去散发。后来,母亲在车站被捕,但她却坚信革命斗争到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我的大学》描写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阿廖沙16岁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阿廖沙无处栖身,与他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阿廖沙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目录
暂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