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主体话语批评

主体话语批评

  • 字数: 427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编者:范捷平
  • 商品条码: 97873081743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文化交往和理论构建 中的主体身份、主体姿态成为热点话题。范捷平主编 的《主体话语批评》收录了范捷平教授及国内专家在 外国文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哲学研究、语言教 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20余篇。本书以中国和平崛 起时代在国际文化话语交往实践中凝炼和凸显出来理 论和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文化主体身份认知和主体话 语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对文学、哲学、文化学、人类 学等诸多现象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目录
第一部分 哲学与思想史 主体话语批评略论 主体性批评:试论黑格尔的中国观 西方思想文化中的主体性——以赫费的生活艺术学为例 与历史并肩同行——从新历史主义角度阐释马丁·路德宗教赞美诗 第二部分 文学批评 主体在屈尊中确立——《雅考伯·冯·贡腾》中的浪漫主义反讽 回忆的主体性问题:——论贝克尔小说《说谎者雅克布》中的想象 隐藏在瓦尔泽文学“面具”后面的主体批评 莱辛的市民悲剧中的感知、述行与主体性问题 主体话语批评截屏:德语当代文学中的若干例证 德语文学中的异者主体形象——以卡夫卡作品为例 文学仪式和面具的遮蔽功能——兼论异域文学中的“东方形象” 被教化的身体:《一篇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化学探讨 “要火灶和壁炉干嘛的?”——论《迷惘与混乱》和《艾菲·布里斯特》中的情书母题 审美、图像与主体危机——论霍夫曼斯塔尔的诗剧《愚人与死神》 主体身份认同:《最后的避难地上海》中的文化混杂现象 完美抑或救赎——析祖尔策小说《完美的侍者》中的主体问题 托马斯·霍利曼小说《花园》中的主仆辩证关系 《中国女人,中国男人》中的性别主体话语 第三部分 语言与文化研究 主体与语言 主体性的离散化:在德国的浙籍华人新移民 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欧洲浙江移民政治参与研究 语言学习的主体性:创新型媒体能力培养方案——以电影介入为例 他者形象中的(文化)主体性 略论德语中的“同词反义”现象 英德媒体中的“欧盟”主体身份建构——以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事件为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