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权利冲突困境--主体间性人权观视角下的互联网治理

权利冲突困境--主体间性人权观视角下的互联网治理

  • 字数: 304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赵玉林
  • 商品条码: 97873081769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赵玉林著的《权利冲突困境--主体间性人权观视 角下的互联网治理》主要采取三种研究方法(文本分 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三类典型互联 网社会问题为分析对象(网络色情信息、网络暴力言 论和网络失序政治参与),从三个维度分析人权冲突 产生的症结(国际人权标准中的人权冲突,互联网治 理政策引发的人权冲突,互联网治理手段造成的人权 冲突),从协调保障处于冲突中的权利或公共利益的 视角,分析典型互联网问题治理的价值基础、政策与 手段的合理性、局限性,并提出替代性方案或改进建 议。
作者简介
赵玉林,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2009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2015年于浙江省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挂职锻炼半年。自读博阶段开始关注互联网治理问题,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中国行政管理》、《南开学报》、《学术界》、《电子政务》、《情报杂志》等刊物上。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治理网络色情信息的研究 二、关于治理网络暴力言论的研究 三、关于治理网络失序政治参与的研究 四、关于围绕“网络自由”的国际人权争论的研究 五、总结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一、研究框架 二、创新点 第四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一章 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所产生的人权问题 第一节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 一、网民身份的匿名性 二、网络信息的交互性 三、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 四、网络信息传播的廉价性 五、传播范围的全球性 六、传播形式的丰富性 第二节 互联网对人权保障的双重影响 一、互联网对人权保障的促进作用 二、互联网对人权和公共利益的威胁 第三节 互联网治理面临的人权困境 一、发挥互联网促进保障人权作用的治理要求 二、限制互联网威胁人权和公共利益的治理要求 三、互联网治理过程中的人权冲突 第二章 互联网领域人权冲突的类型区分 第一节 标准型冲突:有关互联网的各项人权标准之间的潜在冲突 一、《世界人权宣言》中潜在的权利冲突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潜在的权利冲突 三、《儿童权利公约》中潜在的权利冲突 四、《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中潜在的权利冲突 第二节 政策型冲突:网络治理政策引起的人权冲突 一、网络色情信息治理政策引起的人权冲突 二、网络暴力治理政策引起的人权冲突 三、网络失序政治参与治理政策引起的人权冲突 第三节 手段型冲突:网络治理技术手段引起的人权冲突 一、网络色情信息治理手段引起的人权冲突 二、网络暴力治理手段引起的人权冲突 三、网络失序政治参与治理手段引起的人权冲突 第三章 主体间性人权观指导解决标准型冲突的优势及原则 第一节 主体间性人权观指导解决人权与公共利益间冲突的优势 一、指导解决人权与公共利益间冲突的两类传统视角及其局限 二、视角转变:通过建构主义的主体间视角解读人权 三、突破局限:主体间性人权观对指导解决人权与公共利益间冲突的启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