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 字数: 59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金寿铁
  • 商品条码: 97875203088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1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 究》由金寿铁著。在白日梦、艺术作品和社会乌托邦 中,人类预先推定和描画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更美 好的社会。在大百科全书意义上,布洛赫汇集、解释 和系统化了人类的伟大希望方案,这些方案涉及从绘 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到童话、电影、旅游、 时装、橱窗陈列、舞蹈,从宗教、神话到节庆、假期 、集市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现象。通过对这 些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和现象的研究,布洛赫令人信 服地证明了这些活动和现象都是人类希望在人类文明 中的各种表达方式。
作者简介
金寿铁,笔名梦海,1955年生,哲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专业从事德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为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学术著作有《心灵的界限》(2000)、《敞开的视域》(2001)、《思想就意味着》(2006)、《真理与现实》(2007);学术译著有《希望的原理》卷(2012)、《哲学思维学堂》(2012)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希望视域下的艺术 第一节 伟大的生平与不朽的著作 第二节 人类学基础与人的本质 第三节 作为“原理”的“希望” 第四节 尚未存在的存在论:无一尚未一全有 第五节 《希望的原理》:人类梦想与希望的百科全书 第二章 希望视域与先现美学 第一节 希望与世界图像 第二节 作为“先现”的艺术 第三节 自然主体与共同生产力 第四节 恩斯特·布洛赫与德国表现主义 第五节 恩斯特·布洛赫与中国哲学 第三章 音乐作品与先现 第一节 自我相遇与先现的意义 第二节 勋伯格与十二音技法 第三节 交响曲、奏鸣曲和赋格曲 第四节 丧礼进行曲、安魂曲、《费德里奥》 第五节 《乌托邦的精神》:哲学表现主义的“新狂飙突进” 第四章 建筑与技术中的更美好世界 第一节 典范的建筑乌托邦意向:庞培壁画 第二节 两种建筑典型:埃及金字塔与哥特式教堂 第三节 个别建筑范例与现代建筑模型批判 第四节 未来城市规划:埃及式立体几何与哥特式装饰的结合 第五节 意志与自然:技术乌托邦 第五章 绘画与歌剧中的理想国度 第一节 静物画、塞特拉和玫瑰小说:华托、伦勃朗、基洛姆·德·洛利斯 第二节 美学中的愿望风景与前景:马奈、修拉、塞尚、高更、乔托 第三节 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奢华和仙境:《费加罗的婚礼》《阿伊达》《尼伯龙根的指环》 第四节 音乐精神中的无限前景:克莱斯特理想风景、西斯廷圣母像 第五节 风景、乌托邦和家乡:沙夫豪森莱茵瀑布、《理想风景》 第六章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图像 第一节 肖像画的魔力:帕米娜画像、《少年维特的烦恼》 第二节 相遇与婚姻:《佩雷格里纳之歌》《大海的女人》 第三节 婚姻乌托邦与爱的成像:《冬天的故事》《贝雅特丽采》 第四节 象征形态中的白日梦:潘多拉的盒子 第五节 《痕迹》:现代童话 第七章 舞蹈、电影和戏剧中的愿望图像 第一节 芭蕾舞与表现主义舞蹈:《垂死的天鹅》《阿莱城姑娘》 第二节 聋哑剧与哑剧:《美狄亚与伊阿宋》《巴黎的火焰》 第三节 梦的工厂:《色当战役》《亚洲风暴》 第四节 戏剧舞台与范例试验: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第五节 席勒:“戏剧舞台作为道德机关” 结语 迈向更美好世界的艺术 附录一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无权成为悲观主义者”——与J-米歇尔·帕尔米尔的谈话 附录二 乌托邦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哲学范畴 附录三 希望会成为失望吗?——图宾根1961年开讲词 附录四 恩斯特·布洛赫生平与著作年表 附录五 参考文献 附录六 本书作者关于恩斯特·布洛赫论著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