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创新主体的柔性激励研究

技术创新主体的柔性激励研究

  • 字数: 300
  • 出版社: 厦门大学
  • 作者: 田富俊
  • 商品条码: 97875615674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各个环节不同技术创新主 体协同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主体是 唯一的能动要素;并且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 己的某种需要,需要能够激发人的动机和行为。因此 ,企业技术创新问题首先是技术创新主体的动力问题 ,如何对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有效激励,并实现技术创 新主体之间激励效果的协同效应,已经成为企业界与 理论界共同面临的研究课题。 田富俊著的《技术创新主体的柔性激励研究》以 技术创新主体柔性激励为主题,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 阶段性,以及各个技术创新主体在整个技术创新活动 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特性,研究了技术创新主体的柔 性激励特征、动因与措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了技术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技术创新主体柔 性激励的协同效应。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八章。第一 部分(第一至第二章)是绪论与技术创新主体基础理论 ;第二部分(第三至第六章)是技术创新主体柔性激励 研究;第三部分(第七章)是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 分析;第四部分(第八章)是结论。
作者简介
田富俊,管理学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现为福建农林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从事科技政策与技术创新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协同创新管理”等7门课程。亚洲大学访问学者,福建省预算绩效管理专家、晋江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创业导师。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0余项,参编教材2部。曾受邀做客《东南周末讲坛》。
目录
第一节 不同阶段创新主体的行为特性对比 一、创新决策主体:基于社会性需要满足的创业者 二、创新R&D主体:具有知识型员工特性的团队协作者 三、生产技术创新主体:注重工作细节的制度服从者 四、市场创新主体:追求短期经济回报的风险偏好者 五、管理创新主体:呈现强烈职务晋升需求的企业忠诚者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作用 一、协同的基本内涵 二、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 三、技术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作用 第三节 走向技术创新主体柔性激励的协同 一、组织管理中的“管道效应” 二、技术创新主体柔性激励的协同模型 三、构建技术创新主体柔性激励协同效应的文化环境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中国网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变革 一、公司简介及其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二、激励机制变革前存在的问题 三、激励机制的变革及其成效 四、激励机制变革方案的简要评析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