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北京梦寻/纪实系列/北京学丛书

老北京梦寻/纪实系列/北京学丛书

  • 字数: 320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杨澄|主编:张宝秀
  • 商品条码: 97873012442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7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老北京,作者杨澄以1949年新中国定都为界 : 之前,是老北京;之后,是新北京。 老北京是新北京的源头和根基,新北京是老北 京的延续和发展。新老北京一脉相承,既不能割 断,更不能毁弃。唯有根深,才能叶茂;唯有温 故,方可知新。新,才能建在尊严与情理之中。本 书作者尝试着用北京话说北京的老故事,捡拾陈年 的记忆。有记忆,才不会迷失,才能走正路。正如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所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 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静下心来,逐章披读《老北京梦寻》,原来老 北京并未远去,依旧鲜亮如新。
作者简介
杨澄,1937年生于北平,1956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196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空军部队,1981年参与创办《中国民航》杂志,1990年参与创办《中国旅游》和《中外饭店》两本大型对外期刊,199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审定,授予编审资格。历任:《中国民航》航机杂志编审;《中国旅游》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外饭店》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国旅游出版社副社长;中国旅游报刊协会常务副会长;澳门《大众报》高级记者;澳门《大众之翼》航机杂志总编审。作品多次获得政府和军队的创作奖。
目录
开篇 一梦到京城 第一章 老城圈儿的核心是金龙宝座 一、从苦海爬上岸的北京人 二、军事重要,政治更需要 三、壮哉,元大都 四、大明造就北京城 五、清帝国的添彩与糟践 六、顺着城墙的影子找故事 第二章 胡同是供养老北京的血脉 一、胡同是什么东西 二、胡同俩字怎么讲 三、胡同里藏着故事 四、胡同怎么起名字 第三章 中规中矩的四合院 一、四合院里说“四合” 二、四合院的文化理念 三、我住四合院的苦辣酸甜 第四章 铸就金街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一、想当初,鼓楼大街热闹非凡 二、到后来,前门大街包罗万象 三、看现在,王府井金光闪亮 四、繁华今古说牌楼 第五章 老字号不“老”的奥秘 一、“六必居”到底有多老 二、从“东来顺”粥摊儿,到赫赫清真馆 三、打开“老字号”的奥秘 第六章 老茶馆是另一个家 一、北京人的茶缘 二、饮茶的三六九等 三、各色各样的老茶馆 第七章 众口难调也能调的老饭馆 一、春节家宴说“和气” 二、食不厌精的“谭家菜” 三、两种烤鸭一般香 四、“砂锅白肉”,居、家皆然 五、二荤铺“灶温”的“温” 第八章 京剧的摇篮——北京的老戏园子 一、没好角儿就没有京剧 二、北京人别忘了“广和楼” 三、锣鼓咚咚唱对台 四、我也“票”了一回戏 第九章 老会馆背后的功德 一、从鲁迅进京下榻绍兴县馆说起 二、进京赶考催生了北京会馆 三、捡拾京城会馆的几块残片 四、台湾会馆旧地重光 第十章 日下出门全靠腿的老交通 一、腿的日子 二、腿和轮的日子 三、轮子行的日子 四、飞行的日子 第十一章 飘然远去的老行业 一、下磨脚底上磨扁 二、冲风唤卖一声声 三、巧手拾掇万家器 四,饥饿逼出来的天才 第十二章 吹不走、改不了的老风俗 一、春节 二、正月十九、燕九节 三、二月二、龙抬头 四、清明节、寒食节 五、五月节、端午节、端阳节、女儿节 六、七夕节 七、中元节、鬼节 八、八月节、中秋节、团圆节、月饼节、兔爷节 九、九九重阳节 第十三章 美哉,壮哉,我育英 一、“能按月交学费吗?” 二、老师学问好、品德高,还都有故事 三、难忘恩师张舜英 四、培养兴趣的课外活动 五、“致知力行”,受用一生 六、育英也是“家” 第十四章 饱经沧桑的老北京人 一、初识皇弟 二、显赫背后的隐忧 三、惊惧牵来的安然 四,心地平和度余年 尾声 故事不远 近在眼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