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谷歌时代的柏拉图(精)

谷歌时代的柏拉图(精)

  • 字数: 400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美)丽贝卡·戈尔茨坦|译者:李鹏程
  • 商品条码: 9787508675930
  • 开本: 32开
  • 页数: 57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史蒂夫?乔布斯 谷歌时代,科技昌明,众声喧哗,哲学提出的许多问题,科学似乎都已经给出了答案。若是如此,为什么我们今天还需要哲学?这个由古希腊城邦时代的哲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创的学科,真的过时了吗? 已经2400岁的柏拉图对此有话要说。哲学家兼小说家、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戈尔茨坦史海钩沉,从经典著作中复活了柏拉图,让他来到现代世界,和我们一同踏上关于哲学、科学、人生的思辨之旅。 在这卷新的柏拉图对话录里,柏拉图与程序员、育儿专家、情感专栏读者、访谈节目主持人、科学家一一对话——和他在雅典时做的事差不多。对于谷歌时代的各样新科技,这位西方哲学的开山祖师都跃跃欲试,丝毫不像古典时代的“老人”;在谷歌总部,他跟软件工程师探讨,伦理难题的答案能不能通过道德搜索引擎得到;在儿童教育论坛上,他参与育儿专家的辩论,讨论如何养育子女,才能让子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自由;在认知神经系统科学实验室里,他主动让两位科学家扫描他的大脑,和他们讨论多巴胺、杏仁核、海马体之类的术语,是否足以解释人类的情感、意志与决定;当然,还有萦绕在柏拉图心头、促使他开创哲学的苏格拉底之死……面对在几乎所有方面都知道得更多的后辈,柏拉图细细聆听,然后抽丝剥茧,步步追问,直到对方恍然发现自己的臆断与自负,继而自己去铲除遮蔽真相的偏见。 不管是在古希腊的广场,还是在21世纪的谷歌总部,这样的思辨之旅都在展开。不断追问、思辨和省察的哲学,千百年来都不曾离开,也不会离开。
作者简介
丽贝卡?戈尔茨坦(Rebecca Goldstein) 哲学家兼小说家,美国国家人文奖章、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她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师从当代西方哲学领军人物托马斯?内格尔。 跟这本跨界奇书的主人公柏拉图一样,戈尔茨坦喜欢用文学形式表达哲学思想。她学科学哲学出身,研究心灵哲学、数学哲学、斯宾诺莎和哥德尔。在巴纳德学院教授哲学期间,她利用一个暑假写出了小说《心身问题》,由此开启了跨界小说家之路,之后又凭借《黑暗的姐妹》《马泽尔》《光之属性:爱、背叛与量子物理学》《关于上帝存在的36个证明》等小说斩获不少文学奖项。 正如美国国家人文奖章的嘉奖词所说,戈尔茨坦“用学术研究阐明了斯宾诺莎和哥德尔的理念,用小说生动机智地展现出思想与感受的张力”。这位特立独行、善于用新颖方式传达哲学关怀的思想家与丈夫斯蒂芬?平克一起,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
目录
α 一个男人走进讨论厅 β 柏拉图在谷歌总部 γ 雅典卫城的阴影 δ 柏拉图在92 街Y ε 我不知该如何爱他 ? 你亲爱的柏拉图 ζ 苏格拉底必须死 η 柏拉图上有线新闻 θ 让阳光照进来 ι 磁铁中的柏拉图 附录A 苏格拉底式对话来源 附录B 术语表 致 谢 参考文献 中译者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