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 字数: 320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度阴山
  • 商品条码: 97875502300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 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 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 ,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 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 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 、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 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 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 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 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 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 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 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度阴山编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 无边威力。
作者简介
度阴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硕士,畅销书《帝王师:刘伯温》作者。大学时便反复诵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至今已可倒背,深信王阳明事功与“良知”和“知行合一”之间的因果关系,遂以近十年之功,厚积薄发,著成这部**从“知行合一”角度阐释王阳明人生的通俗全传。
目录
序章 心学诞生的前夜 心学横空出世门 心学诞生的前夜 第一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何谓第一等事 两件荒唐事:新郎失踪和格竹子门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门 有一种无趣叫仕途 转捩点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刘瑾风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厄路 做自己的主人 新朋友和新敌人 心学的政治力 朱陆异同 贵人王琼 第二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赣剿匪 人性无法改变,却可以引导 横扫詹师富 胜败由心,兵贵善用 制心~处,无事不办 金龙霸王池仲容 池仲容也会用计 定力的交锋门 只怕有心人 心学入门课——大学问 风雨又来 第三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 不被待见的宁王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针锋相对门 宁王革命了 安庆保卫战 决战朱宸濠 费心为哪般 真诚的权变:最难不过斗小人门 致良知门 伟大的杨廷和门 不许来京 再见,杨廷和 第四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 万人齐捧王阳明 李福达案 有请王阳明 走在成圣的路上 谢谢诸位 平定思田 雷霆扫穴 追忆祖先 赏还是罚,这是个问题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另一面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去心中贼之私情 去心中贼之私欲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 我们该追求什么 如何对付恶 不要操心 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格物致知 心即理VS性即理 心外无理 万物一体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 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发动便是行了 实践出真知 良知就是判断力 如何光复良知 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