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运行的逻辑(精)/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经济运行的逻辑(精)/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 字数: 21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高善文|主编:管涛//黄海洲//潘功胜//
  • 商品条码: 978730019297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何洞察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如何把握资本市 场的脉搏?高善文博士《经济运行的逻辑》一书给我 们提供了独树一帜的答案。 《经济运行的逻辑》兼具独特的学术价值与应用 价值。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两方面的重要突破,这也使 得高博士作为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在中国宏观经济 研究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首先,众所周知,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基于西方完善的市场经济发展起来 的理论体系,在解释和预测中国经济方面不乏苍白无 力之处。高博士在现代经济理论框架下,另辟蹊径, 逻辑上大胆推理,数据上小心求证,令人信服地演绎 出中国经济表象后的内在逻辑。并运用这一逻辑推断 趋势与预测经济,取得不俗业绩。其次,从经济预测 到市场预测其实又存在所谓“惊险一跳”。许多宏观 经济大师都很难把握资本市场的走势与资产配置的艺 术。高博士有机地结合经济预测与资金流向,提出资 产重估理论,大胆尝试推断金融市场变化的方向和线 索,在中国资本市场取得较大反响。
作者简介
高善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宏观经济学家之一。 1971年出生于山西。 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后留学日本,获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公共政策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学位。 高善文博士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光大证券等机构任职。2007年加入安信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在各类财经媒体围绕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准确率和分析影响力的主客观排名中,高善文博士及其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证券市场周刊》组织的“远见杯”宏观经济预测误差客观排名中,他2006—2009年连续参赛,在4年时间里3次获得第一名。201 0年起他退出了此项排名。 众多财经媒体每年组织中国机构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分析师的影响力进行主观投票排名。自高善文博士2003年进入证券行业起,到2012年他退出各类主观排名止,在累计15次排名中,他11次获得第一名,分别是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的《新财富》排名;2007年、2009年、2010年、201 1年的《证券市场周刊》水晶球奖排名,以及2010年、2011年《中国证券报》金牛奖排名。 高善文博士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一直是最具活力的研究者之一。 他专注于分析、追踪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资本市场所受到的影响,获得了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普遍认可。机构投资者评价高善文,认为其非常好地阐释了宏观经济理论,并成功运用于中国实际,精确地预测宏观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其研究报告数据翔实、逻辑性强,具备前瞻性和及时性,对方向把握较好;其研究框架深入浅出,自成体系,具有操作性,对投资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精彩导读
八、“诗必穷而后工” 我们知道,许多实证的经济研究处理的都是相关 关系。比如很多人通常说M1跟股市有什么样的关系, 物价跟哪些因素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论证在方法上 都是基于相关性的一些描述,两条线拉在一起,比较 认真负责的还去计算一个相关系数,不认真负责的, 就说:“你看,你看,这两条线很像!”但是原则上 都是基于对相关关系的描述。 在密实的理论研究中,我们探究的是因果关系。 那么我们要问的是: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在哪 里?弄清楚这一区别对理解和厘清经济研究是非常重 要的。那么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在哪里? 如果A是一个现象,B是一个现象,C是我们没有 看到的一个现象。 如果A与B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那么可能存在三种 情况,第一种是A导致了B,A是B的原因;第二种是B 导致了A,B是A的原因;第三种是C同时导致了A和B, C既是A的原因,也是B的原因。 如果我们不能排除C的存在,我们就无法断定A、 B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上升为因果关系。此外,知道 这个因果关系是沿着A到B,还是沿着B到A,也不太容 易。这些问题是实证研究非常大的困难。 可制实验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这个C给排除掉。而 天文学,比如说研究地球和太阳的运动,非常大的好 处是即使这个C是太阳的表面温度,是太阳的元素构 成,但是它跟A、B之间没有关系,你可以认为它不存 在。 但是在经济研究之中,C太多,B到A的情况太多 。所以从作出预测到观察事实,观察的事实跟预测之 间的联系如果用因果关系的链条来梳理的话,有非常 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 中国古人喜欢写诗,觉得其中学问很大。那么怎 么写出好的诗呢?一个重要的概括是:“诗必穷而后 工”。很多人认为这个命题描述的是因果关系,但是 在我看来,它描述的顶多是一个相关关系。 “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得志,不是贫穷, 是郁郁不得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个“穷”也不是贫穷,而是指不得志,不能施展自 己的抱负。 中国过去的知识分子老是希望被皇帝和政府赏识 ,如果没人赏识他,就故意躲到山林里边等着别人来 赏识,这就像女孩子涂脂抹粉,游走于闹市之间,来 提高回头率,这是一样的心态。所以“穷”本质上是 不得志,没有人赏识他,政府不理他,然后躲到山林 里还是不理他。 政府不追求他,他就没有钱呀,没有钱没有很好 的地位,然后回家老婆就跟他闹别扭,出去喝酒动不 动还要赊账,他就会有很多的问题。 “穷”,这是一个现象;“工”,是另一个现象 ,就是他的诗词写得很好。诗词写得好有很多标准。 第一是格律非常地好,汉语作为一种单音节的语言, 对格律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 来看,苏东坡的诗词写得太好了,但李清照作为和他 同时代的人,却说苏东坡的诗词不够好,原因就是“ 不谐音律”,在音律、音调的和谐、押韵方面有很大 的问题。 第二是意境很高。所谓“意境”,我体会就是一 种幻觉,是通过语言和格律等去刺激你的想象产生的 一种幻觉。如果这种幻觉让你感到很舒服,那么就说 这首诗很“工”。“诗必穷而后工”,这句话描述了 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是“穷”,第二个现象是“工 ”。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因 为“穷”,因为郁郁不得志,所以才能写出很感人的 诗歌。所以“穷”是现象A,“工”是现象B,他们认 为因果关系是A导致B。 但是我后来很仔细地研究了这个命题,我认为中 国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来看, 对这个命题的解读几乎注定是错的。为什么呢?我们 至少可以提出两种竞争性的、令人信服的解释来说明 这种解读可能是错的。 第一,诗写得很好是要花工夫、花心思去琢磨的 ,不是随便能写出来的。李白的很多诗看起来写得很 轻松,实际上他没事干,骑在马上都在琢磨,琢磨音 节、格律和意境。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花心思去琢磨格 律,你就没有办法去琢磨领导的心思、去琢磨周围的 同事在想什么,你就没有办法去琢磨怎么样把股票炒 好。所以,“工”是因为你喜欢“工”,你花了很多 心思在那个方面,那么你花在主营业务上的心思就很 少,自然你的业绩就很差,老板就不会喜欢你。老板 不喜欢你,你就肯定领不到奖金,也提拔不了,所以 你就“穷”。 这是第一种解释,认为因果关系是倒过来的,是 “工”导致了“穷”。 举几个例子,李白受玉真公主之荐入宫,李隆基 非常喜欢他。李隆基动不动带着杨玉环在宫里耍,但 是老觉得不痛快,因为爽的感觉不能长久地保留下来 ,不能很好地抒发出来,找了很多御用诗人都写得不 透彻,就把李白叫过来。 李白当时还不知道要让他干什么,听了吩咐了以 后,一提笔,流传千古的诗就出来了,“云想衣裳花 想容”等等。但是李白在宫里只待了两年就被赶出来 了,为什么呢?同事在背后诬陷他,嘀咕他,琢磨他 ,说他的坏话;他的上级也拼命给他使绊子,非常地 不爽。他们联合起来在李隆基面前扎他的针,扎了一 针又一针,到后来李隆基实在受不了了,“赐金放归 ”,给了他很多钱,你出去玩儿吧,实在罩不住你了 。 从根上说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李白在写诗这 个层面上花的心思太多。李白的情商不会很高,所以 他既不揣摩领导的意图,也不揣摩同事的想法。同事 都在他背后使绊子,他茫然无知,出去以后琢磨了很 多年终于明白了。后来他落魄时写的回忆这段生活的 诗歌,是充满很多牢骚的,就是同事陷害他,这帮王 八蛋真坏,他写过一些这样的诗歌。 以李白的案例来看,“工”完全有可能是“穷” 的原因。因果关系完全可能是倒过来的。 第二,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存在一个C。怎么 来提出存在C的理论呢?这个理论也是很容易提出来 的。为什么张三生下来数学就学得很好,李四怎么学 都学不明白呢?因为人的天分是不一样的。这个天分 就是我说的C。 有的人生下来感情就比较脆弱,非常多愁善感, 听到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就会流泪,有的人听了啥感 觉也没有,这就是天分的差异。 如果你是一个听见秋风就会流泪的人,你的本性 是这样,那么你的诗歌就容易写得很好,因为你对世 界的观察体会非常细微,你有一个高傲细微、敏感脆 弱的心灵。你自己首先被感动了,你写出来的东西就 容易感动别人。所以这个C就是你的天分,你的天分 会导致你的诗歌写得很好。 如果你的心灵天生如此脆弱,领导批评你两句你 马上就哭鼻子,哭完鼻子就怠工,怠完工就提交辞呈 ,那么你奖金肯定领不到,更别说提拔了,这样“穷 ”就是不可避免的。 在社会上、在人群里混,人群本质上是一个丛林 社会,相互利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颗脆弱高 傲的心灵在人堆儿里是很难混得开的。所以这样一个 C就必然导致“穷”这个现象。 如果这个解读是对的,那么A和B,“穷”和“工 ”之间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两者之间只是一种相关关 系。 我们举这个“穷而后工”的例子是想说明,我们 看到的大量经济现象和很多的社会现象,如果仅对它 们进行统计手段的处理,只能得到相关关系。要想获 得对世界的洞察,并以这样的洞察为基础,获得对世 界的比较稳定可靠的预测能力,我们就必须探索因果 关系。 但是从相关关系跨越到因果关系,这条沟有多宽 呢?这本质上要排除C的存在,或者说认为C不存在。 而“C是不存在的”,这一命题可能是无法证伪的, 至少在绝大多数时候很难,除非是受控实验。 P13-17
目录
第一章 从研究方法谈起 光线是可以弯曲的 我所理解的宏观研究 第二章 分析通货膨胀 可贸易部门的通货膨胀 食品类通货膨胀 刘易斯拐点与食品类通货膨胀 不可贸易部门的通货膨胀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与长期通货膨胀 第三章 观察产能周期 中国的资本约束 基于国际收支的分析框架 高增长低通胀(2005—2007年的案例) 放慢的潜在增长(2008—2012年的案例) 第四章 理解资产重估 资金的来源与运用 资产配置的约束与优化 资产配置优化过程的再讨论 从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看资产价格重估 总供应扩张的案例 第五章 综合运用 货币政策扩张的案例 总需求扩张的案例 总需求收缩的案例 关于产能周期与资产重估的历史总结 第六章 杂议 戏说分析师 “远见杯”是否有远见? A股为什么这么贵? 代后记 回忆父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