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与弗洛伊德和莎士比亚对话--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研

与弗洛伊德和莎士比亚对话--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研

  • 字数: 21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袁祺
  • 商品条码: 9787509758755
  • 版次: 1
  • 开本: 20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理论模式的建构和莎士比亚研究构成诺曼·霍兰 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与弗洛伊德和莎士比 亚对话--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将二者结 合在一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展现其理论完 整性的同时,阐明其批评观念的发展性及其理论模式 与文本解读间的互动关系,在与相关理论和流派的辨 析中,揭示其理论的独特性和对话性。 《与弗洛伊德和莎士比亚对话--诺曼·霍兰德的 新精神分析批评》由袁祺编著。
作者简介
袁祺 1970年出生,汀苏省东海县人,文学博士,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语言文学与文化系访问学者(2012年8月~2013年2月)。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书西方文学批评和传记研究。在《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 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一项。
目录
Preface One【Norman N. Holland】 Preace Two【Murray M.Schwartz】 序 三【杨正润】 导 论 上 编 理论模式的建构 第一章 文学反应的动力学模式 第一节 转向精神分析 第二节 前俄狄浦斯、防御、读者 第三节 动力学模式 第四节 文学解读三要素 第二章 “身份”与互动批评模式 第一节 读者身份与文学解读 第二节 互动过程:DEFT 第三节 认知科学视野中的互动批评 下 编 聚焦莎士比亚 第三章 解读莎剧“三梦” 第一节 文学中的梦解析 第二节 罗密欧的梦 第三节 凯列班的梦 第四节 赫米娅的梦 第四章 语言的维度 第一节 躲进语词的世界:哈姆莱特的“拖延” 第二节 身份与句法选择 第五章 “父子”关系:“L形”模式 第一节 “L形”男性关系 第二节 “L形”男性与女性关系 第三节 父子关系模式与莎士比亚身份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霍兰德著述引用情况说明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