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

  • 字数: 16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蒋磊
  • 商品条码: 97875097522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 》由蒋磊所著。 旅日活动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人获得跨域经验 、想象外部世界的 重要一维,它包括留学、游历、流亡、访问等几个方 面。尤其是甲午战 争后至抗战前夕的四十余年间,几次大规模的留日潮 以及中日学人的频 繁互动,使得中国人的日本观、世界观发生了剧变。 对于鲁迅、郭沫 若、郁达夫、周作人等作家来说,旅日活动不仅让他 们接触到现代思想 著作和文学作品,更让他们在异域生活中获得了具有 现代性特征的文化 经验。 近代日本是一个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 化场所,因此, 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就具有在“区域”和“世界”之 间的多重属性。 本书的主旨在于探察这些文化体验究竟有何特质,解 答“日本体验与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 》主要从语言、风景、都市文化和日常生活体验等几 个角度展开 论述。 绪论追溯了近代以来“东方”观和“西方”观的 产生,并对“旅 日”的概念进行了解析。 第一章谈语言。旅日作家与异质语言的接触过程 中,出现了“笔 谈”“日语的移植”“多语言混杂”等现象。异质语 言之间的误读、冲 突造成了文化的隔阂,但同时又不断生成着新的语义 符号和表达方式, 产生了介于古汉语、日语和英语之间的新语言。 第二章分析旅日作家的风景体验。从风景描写语 言的革新,到 “图像的风景”“轨道线上的风景”,旅日作家常通 过十分现代的视角来 发现日本风景、书写风景对象。在旅日作家笔下,产 生了现代“文化 风景”的审美意识,导致了风景的多元取向。在这之 中,“赏樱”和 “登富土山”所引发的文化冲突体现了旅日作家风景 体验的矛盾与暧 昧性。 第三章论都市文化。通过对以东京为代表的日本 都市的观察,对动 物园、博物馆、市内电车、电影院等文化场所的分析 ,本书认为,都市 的新景观触发了旅日作家的民族情绪;新的娱乐场和 交通线塑造了旅日 作家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方式;旅日作家的都市文 化观存在着“都 市梦”和“反都市”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在旅‘日 作家眼里,日本现 代都市不仅是“杂交文化”的场所,还具有“第三空 间”的特征。 第四章关注旅日作家的日常生活。包括旅日作家 的“清洁”体验 和对服饰、饮食文化的体验,揭示了卫生问题背后所 隐含的“文明观” 冲突,呈现出在“和风”与“洋风”之间的现代生活 形态。 上述文化现象,既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又体 现了东亚文化与欧 美文化的多元对话。因此,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 ,可谓超越了 “东方”和“西方”的现代性体验。
作者简介
蒋磊,1983年生,四川成都人,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就职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目前从事现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化研究。近年在《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对照性发明”:旅日作家的语言体验 第一节 遭遇“日本语”:旅日作家的“笔谈”经验 第二节 日语的移植与旅日作家的文化身份 第三节 旅日作家的“混杂性”用语 第二章 风景的多元取向:旅日作家的风景体验 第一节 多重书写:风景描写的语言转向 第二节 从“诗意的风景”到“图像的风景”:风景描写的视觉转向 第三节 时空的重组:“闲暇的风景”与“轨道的风景” 第四节 旅日作家与现代“文化风景”的诞生 第五节 樱花与富士山:在东方风情与日本主义之间 第三章 “杂交的空间”:旅日作家的都市文化体验 第一节 东京新景观:民族情绪的触媒 第二节 “东京新感情”:都市里的男男女女 第三节 都市的向心力与离心力:旅日作家的“都市梦”与“反都市” 第四节 日本都市:作为“杂交文化”和“第三空间”的场所 第四章 旅日作家日常生活的现代性经验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文明观:旅日作家的“清洁”体验 第二节 在“和风”与“洋风”之间:服饰与饮食的现代发明 余论 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与东亚现代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