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报告(2014版)/安徽经济蓝皮书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报告(2014版)/安徽经济蓝皮书

  • 字数: 32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丁海中
  • 商品条码: 97875097575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报告 (2014版)/安徽经济蓝皮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 和专题篇三个部分。 总报告分为五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皖江示范区 四年来建设与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新形势下示范区所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建设与 发展的对策建议。报告反映,皖江示范区设立以来, 皖江人民积极贯彻落实示范区规划,按照安徽省委、 省政府“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 战略步骤,扎实推进创新驱动、跨江开发、联动发展 和绿色集约,有力地推动了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示范 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布局 日趋合理,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保持 良好,民生福祉得到提升,基本实现阶段性目标,示 范效应初步显现;在新形势下,皖江示范区既面临着 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长江支撑带建设、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等机遇,也要应对经济下行、产能过剩、 需求不足、区域竞争等挑战,还要克服自身发展中的 制约因素,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下一步, 皖江示范区要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 引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转型升级为 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转型、载体 整合、开放合作、自主创新、深化改革,以及区域品 牌建设,努力实现“五年大发展”,开创皖江示范区 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为广大中西部地区科学 承接与发展提供示范。 分报告由皖江示范区九市及两个产业集中区的发 展报告组成,主要是总结和介绍合肥市、芜湖市、马 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滁州市、宣城市 、六安市和江南产业集中区、江北产业集中区建设与 发展情况及经验做法。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各地结合 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科学 承接之路,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和应用。 专题篇由十个专题组成,主要从区域战略、合作 共建园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跨江发展、循环经 济、人才保障、金融支持、典型产业园区等方面进行 深入研究,从不同角度客观揭示了示范区的创新做法 、示范价值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可为中西部 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其他类似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提 供借鉴。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报告 (2014版)/安徽经济蓝皮书》由丁海中编著。
目录
BⅠ 总报告 B.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报告 一 皖江示范区概述 二 皖江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成效 三 皖江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借鉴 四 皖江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五 皖江示范区下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BⅡ 分报告 B.2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3 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4 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5 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6 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7 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8 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9 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10 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分报告 B.1l 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建设分报告 B.12 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分报告 BⅢ 专题篇 B.13 皖江示范区与安徽区域经济的新格局 B.14 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探索科学承接新路——皖江示范区合作共建园区研究与分析 B.15 关于皖江示范区扩大对外开放的思考 B.16 大招商带动大发展——皖江示范区招商引资研究与分析 B.17 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推动皖江跨江发展 B.18 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承接升级版 B.19 皖江示范区的人才保障体系研究与分析 B.20 打造安徽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情况分析 B.21 八百里皖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蓬勃发展的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 B.2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B.23 后记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