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精)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精)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葛兆光
  • 商品条码: 97871010994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2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 精)》的作者是葛兆光。 李朝朝鲜的燕行文献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轶闻和失 落的历史,其中不少是在中国史料中难得看到的。《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精)》 作者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震撼,因 为在燕行文献中,“中国”对于李朝朝鲜,并不是一 个简单的“异国”,“大清”对于朝鲜文人,也不是 一个单纯的游览胜地。“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既是 一个曾经是文明来源的天朝上国,又已经“华夷变态 ”,充满“膻腥胡臭”的地方。他们在复杂心态下, 近距离观看中国,记录下他们感到不寻常的种种现象 ,又在想象异域悲情的情感驱使下,李代桃僵地为大 明王朝招魂,处处搜寻大清帝国的种种怪现状。这似 乎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近世东亚以及中国,重看东亚 与中国的文化史,重新思考亚洲与中国、民族与认同 、族群与疆域等等问题。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文献概说: 关于朝鲜、日本文献中的近世中国史料 引子:揽镜自鉴 一 发现“东亚汉文文献”:惊异的丰富 二 异域之眼:朝鲜、日本史料的价值 三 跳出中国:为的是反观中国 四 有待整理的资料库:以《燕行录全集》为例 五 以邻为镜:不仅仅可以正衣冠 第二章 时代背景: 十七世纪中叶后朝鲜对中国的观察与想象 引子:从“朝天”到“燕行” 一 从万历皇帝说起:朝鲜人对大明帝国的认同 二 鸠占鹊巢?朝鲜人对大清的鄙夷与偏见 三 谁是中华?朝鲜使者对清帝国的观感 四 斯文之厄:朝鲜人眼中的清代学术 五 旁观者清:朝鲜使者对清帝国华夏文化堕落的冷眼观察 六 “明朝后无中国”:十七世纪以后东亚还有认同吗? 第三章 去国怀乡: 鸭绿江边的感怀 引子:鸭绿江边 一 离乡之前:在义州的纵情欢娱 二 心怀故国?对异国之行的忐忑不安 三 省却麻烦:离境前的自行抄检 四 离乡悲情:不知何者是山,何者是水 第四章 吴三桂非姜伯约: 从清朝初年朝鲜人对吴三桂的评价说起 引子:山海关边勾起历史记忆 一 “中华乱贼”:乍逢巨变之初的评价 二 蠢蠢欲动:朝鲜君臣在三藩之乱中的复杂心情 三 按兵不动:等待的结果 四 辽东见闻:寻访散在关外的吴三桂旧部 五 “闲坐说玄宗”:朝鲜使者听吴三桂旧部说天宝遗事 尾声:盖棺论定身后事 第五章 想象异域悲情: 朝鲜使臣关于季文兰的两百年遐想 引子:江南女子季文兰的题诗 一 想象中总是以夷乱华的离散悲剧 二 季文兰题诗故事:成为典故与象征 三 凭想象改塑历史 四 悲剧如何演成正剧? 五 同情之泪何以变成了斥责之声? 尾声:依旧东风榛子店,令人痛哭季文兰 第六章 明烛无端为谁烧: 清代朝鲜朝贡使眼中的蓟州安、杨庙 引子:遗迹、记忆、想象 一 蓟州城外翠屏山 二 入祠无客不伤心? 三 或是夷狄旧时风? 四 “中国人愤而未泯,故有此说”? 尾声:“寰中是谁家天下”? 第七章 大明衣冠今何在? 引子:不意犹见前朝衣冠 一 旧日衣冠:无意中开启的历史记忆之门 二 仍旧前朝服色:惟有遗民乎? 三 戏台:“演戏之人皆着古衣冠” 四 外国使节的冠服:化外的豁免 五 汉族妇女服饰:边缘的模糊 尾声:“遵时”的一般民众 第八章 堂子或祀邓将军? 正月初一所见之大清宫廷秘事 引子:正月初一凌晨的北京皇城 一 年初行事:堂子祭天的来由 二 朝鲜人的想象:邓将军或刘提督 三 当历史成为记忆,当记忆成为想象 第九章 不意于胡京复见汉威仪: 朝鲜使者对北京演戏的观察与想象 引子:清代中叶北京城里的戏曲演出 一 燕京戏坛:宫廷、村镇与城市茶园的演剧 二 茶园的价码、角色和其他 三 维护皇权的教化,还是保留汉族的记忆? 尾声:曲终人不散 第十章 邻居家里的陌生人: 清中叶的朝鲜面对西洋 引子:嘉庆六年的一份报告 一 乍逢异邦:诚是一种别般人物 二 隔岸观火:在北京看西洋景 三 好奇与好感:渐渐消失的友情 四 真正接触:却酿成巨变 尾声:嫌隙终生仇恨 附录1 朝贡、礼仪与衣冠 —从乾隆五十五年安南国王热河祝寿及请改易服色说起 引子:在承德的文化比赛 一 朝鲜燕行使者的诧异 二 安南国王来朝:乾隆五十五年的故事 三 黎阮嬗代:两个安南国王的恩荣殊异 四 在承德:万寿节庆典上的安南使团 五 冕旒衣冠:政治承认与文化认同 结语:天朝周边未必臣服 附录2 十九世纪初叶面对西洋宗教的朝鲜、日本与中国 —以“黄嗣永帛书”为中心 引子:藏在罗马的一份帛书 一 从漠视到惊慌:辛酉教难前后的李朝朝鲜 二 禁教之后的平静与潜流:日本思想世界的背后 三 从不屑到震怒:大清帝国嘉庆帝的反应 结语:重新审视在锁国与开国之间的东亚三国 附录3 借邻居的眼睛重新打量东亚与中国 —有关中国大陆朝鲜燕行文献研究的评述与思考 引子:从学术史说起 一 在百年现代学术史的脉络中看朝鲜日本文献的意义 二 近二十年来的变化:在中国认识朝鲜燕行文献 三 三个方面:朝鲜燕行文献研究的初步进展 四 知不足而后有得:问题何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