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早期儒家与古以色列智慧传统比较

早期儒家与古以色列智慧传统比较

  • 字数: 27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姚新中|译者:陈默
  • 商品条码: 97875161242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7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姚新中,1957年2月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198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0-1991年获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到英国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1年起在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Cardiff and Lampeter)任教,2002年晋升为宗教与伦理学教授。 1994 、1998年分别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聘为客座研究员。 1999-2002年任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Lampeter)神学与宗教学系系主任。 2002年,被湖南师范大学聘为特聘教授,200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芙蓉学者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2008年10月起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9月23日,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1] 主要研究方向:比较伦理学,宗教社会学,儒学,中国宗教。 1996年以来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2篇,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
目录
前言 一 作为知性与灵性之旅的智慧 二 “儒家”与“以色列” 三 文献范围 四 本书结构 五 关于译名 第一章 比较视角中的智慧 一 早期儒家和古以色列传统 二 早期儒家和古以色列传统中的智慧 三 早期儒家和古以色列智慧的研究 四 智慧定义 五 智慧和世界秩序 六 作为生活经验精粹的智慧 七 作为关系的智慧 八 作为神圣事业的智慧 九 解释学重构中的智慧 第二章 早期儒家与古以色列传统的智慧文献 一 研究界限与参考文献 二 五部早期儒家传统智慧文献 (一)《论语》 (二)《孟子》 (三)《苟子》 (四)《中庸》 (五)《易经》 三 五部古以色列传统智慧文献 (一)《箴言》 (二)《传道书》 (三)《约伯记》 (四)《便西拉智训》 (五)《所罗门智训》 四文献背后的智慧精神 五文献框架 六智慧教导与劝说样式 第三章 知识与智慧 一 普通知识与智慧知识 二 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 三 事实知识与预言知识 四 知识来源与天赋能力 五 知识学习与知识传承 第四章 作为“人生之道”的智慧 一 智慧之道 二 智慧与实践生活 (一)人生意义 (二)技巧与实用能力 (三)言与不言 三 财富追求与交友原则 (一)贫穷与财富 (二)交友原则 四 快乐与智慧 (一)早期儒家与古以色列智慧传统中的快乐 (二)快乐的性质 (四)快乐、美德与智慧 第五章 美德、道德训练与智者 一 儒家与古以色列智慧渊源中的“伦理”一词 二 人性 三 智与德 四 道德训练 五 作为伦理典范的智者 六 义人与君子 第六章 家庭智慧、政治智慧与圣王范例 一 家庭智慧 (一)早期中国与古以色列的“家庭” (二)亲子关系 (三)夫妻关系 二 社会智慧与政治智慧 (一)尊崇传统 (二)调整社会 三 智慧与智王范例 (一)智王与圣王 (二)智王范例与君民关系 (三)儒家圣人范例 (四)智王与仁政 第七章 智慧的世俗性与神圣性 一 神本主义智慧与人本主义智慧 二 神圣智慧与鬼神力量 三 神义论与“知命” 四 结论 结语 冲破人类有限性的智慧 一 儒家与古以色列智慧的共同特征 二 “智慧之旅”的终点 三 智慧著述中的悖论 (一)可变性与不可变性 (二)特殊性与普遍性 (三)世俗性与神圣性 四 儒家与古以色列传统对智慧悖论的解决 附录一 关于《早期儒家与古以色列智慧传统比较》的书评 附录二 希伯来文词汇表 附录三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