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文库

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文库

  • 字数: 34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赵阿平//郭孟秀//何学娟|主编:赵阿平
  • 商品条码: 97875097533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9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何学娟 又名何目莫奇,蒙古族,1963年生,2008年去世,黑龙江杜尔伯特人。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生前曾任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研究室主任、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研究员、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北方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濒危的赫哲语》、《黑龙江省阿尔泰语系民族语文研究》、《黑龙江蒙古部落史》(合著)、《赫哲族》(合著)、《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合著),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郭孟秀 1965年生,黑龙江省虎林人。博士,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现任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副所长、《满语研究》副主编。兼任中国阿尔泰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民族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满一通古斯语学会副会长、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满文文献、满语濒危现象、满一通古斯诸民族文化研究。自2000年以来,独立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满文文献概论》1部,编著《满一通古斯语言与历史研究》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 赵阿平,女,满族,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满语研究》杂志主编。兼任国际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黑龙江省满一通古斯语学会理事长等职。 主要从事满语、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满一通古斯语言文化比较、文化语言学研究与教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90多万字;主要著作《满语研究通论》(合著)、《黑龙江现代满语研究》(合著);主编出版《满一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文库》。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满族与满语 第一节 满族历史源流 第二节 满族人口 第三节 满族语言文字 第四节 满文的创制与满文文献 第五节 满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章 赫哲族与赫哲语 第一节 赫哲族族源 第二节 赫哲族人口 第三节 赫哲族语言 第四节 赫哲语言的使用 第五节 赫哲语的代际传承 第三章 濒危的满语 第一节 满语濒危过程 第二节 满语濒危原因 第三节 黑龙江濒危满语个案研究 第四章 濒危的赫哲语 第一节 赫哲语濒危过程 第二节 赫哲语使用者的变化 第三节 赫哲语濒危原因 第四节 赫哲语濒危的后果 第五节 濒危赫哲语的研究价值 第五章 当代满语研究 第一节 三家子满语语音系统 第二节 三家子满语有关形态结构分析 第六章 当代赫哲语研究 第一节 语音 第二节 词法 第七章 满语、赫哲语对比研究 第一节 满语、赫哲语的濒危过程 第二节 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 第三节 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对比研究 第四节 濒危满语、赫哲语格、时形态探析 第五节 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再探 第八章 对濒危语言的态度 第一节 中国政府对濒危语言的态度和政策 第二节 周边人员对濒危语言的态度 第三节 本民族对濒危语言的态度 附 录 词 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