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济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济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字数: 63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魏后凯
  • 商品条码: 97875097501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4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魏后凯为 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项目 组成员先后赴多个省区市调研(含专题调研)和实地考 察,收集了大量有关城镇发展与城镇化的第一手资料 ,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资料支撑。最终成 果共分为16章,其中第一章为总体研究报告.第二至 第十六章为专题研究报告,主要从不同角度深化和支 撑总体研究。附录一至附录十为向中央、国务院提交 的各种政策建议和相关成果。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分析了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剖析了传 统城镇化的弊端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中国特 色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模式选择、长效机制和政 策措施,并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进行深 入研究。作者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重要的 战略转型期,必须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走符合中国 国情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强调以人为本、集约智能、 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 城镇化道路。多元、渐进、集约、和谐、可持续是中 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本书由魏后凯主编。
作者简介
魏后凯,经济学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内10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近年来主持了40多项国家重大(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点)以及有关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公开出版独著、合著学术专著10部,主编学术著作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项。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1 一 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评价与反思/1 二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与内涵/26 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总体思路/35 四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模式选择/53 五 建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长效机制/59 六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66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趋势与人口吸纳能力/76 一 引言/76 二 相关文献/78 三 中国城镇化的总体趋势预测/81 四 中国区域城镇化趋势预测/87 五 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吸纳能力分析/92 六 主要结论/98 第三章 中国城市规模效益与规模政策/102 一 国内外关于城市规模政策的争论/102 二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文献综述:倒U型假说的提出/105 三 模型与变量/108 四 城市效率、生产率与城市规模倒U型关系的检验/113 五 倒U型城市规模效率曲线的Tobit检验/118 六 倒U型城市规模效率曲线顶点判断/120 七 关于中国城镇化规模政策的思考/124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128 一 文献述评/128 二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136 三 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142 四 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结果分析/146 五 主要结论与启示/157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度量与影响因素/163 一 引言/163 二 城镇化成本概念、分类及度量方法/166 三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测算/168 四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181 五 主要结论/188 第六章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与节地潜力/192 一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状况/192 二 中国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01 三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分析/204 四 未来城镇化对土地需求和节地潜力分析/207 五 中国节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211 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费/218 一 引言与文献回顾/218 二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途径/220 三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222 四 实证检验结果/227 五 总结与政策含义/232 第八章 中国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236 一 引言/236 二 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作用机理/239 三 中国城镇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描述/243 四 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252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259 第九章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64 一 问题的提出/264 二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主要特征/265 三 城镇化影响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分析/278 四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286 五 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选择/294 六 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对策措施/299 第十章 中国城乡融合型城镇化战略模式/305 一 对城乡分割型城镇化模式的反思/305 二 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科学基础/310 三 推进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和途径/317 四 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乡融合的模式比较/322 五 推进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326 第十一章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评价与战略选择/331 一 集约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331 二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必要性/335 三 中国城镇化集约程度评价/339 四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和实现途径/346 五 中国都市区集约型城镇化分析/348 六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主要政策措施/357 第十二章 中国可持续城镇化战略路径/361 一 引言/361 二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362 三 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分析/369 四 中国可持续城镇化的实现途径/373 第十三章 中国和谐型城镇化战略与路径/383 一 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科学基础/384 二 当前中国城镇化中突出的不和谐因素/387 三 推进和谐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与基本任务/393 四 战略路径选择与政策措施/398 第十四章 中国城镇化布局与空间格局优化/406 一 中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现状特征/406 二 中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总体框架/416 三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政策措施/427 第十五章 中国城镇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433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变迁/434 二 中国城镇化现行制度的特点与制度障碍/443 三 中国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制度改革与创新/458 第十六章 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468 一 农民市民化概念及基本内涵/469 二 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471 三 农民市民化成本及其分担机制/480 四 农民市民化的途径选择及其制度安排:让农民“带资进城”/491 五 加快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499 附录一 中国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促进镇域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506 附录二 加快推进城市全面转型战略/511 附录三 要重视减速期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调整/518 附录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523 附录五 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思路与建议/529 附录六 构建大郑州都市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促进中部全面崛起/535 附录七 推进城镇化需要清除户籍障碍/539 附录八 关于尽快恢复设市工作重启县改市的建议/546 附录九 关于中国城镇化若干重大问题的争论/551 附录十 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关于城镇化的主要观点/556 索引/56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