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莫若以明--集虚室随笔/写意文丛

莫若以明--集虚室随笔/写意文丛

  • 字数: 348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王中江
  • 商品条码: 97873012350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2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莫若以明--集虚室随笔》为王中江先生的学 术思想随笔集,其以短小文字就中国文化、哲学和思 想发表的广泛议论和表示的看法,也蕴藏着丰富的背 景和深层的旨趣,反映了作者在严格的学术讨论之外 ,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表达思考所留下的记忆。分为: 1)哲思、文化和公共生活;2)古老智慧的源头活水 ;3)东西融合和文明再造;4)思想生活中所历之人 和事。这四方面既体现了哲学本身涵容的深度与广度 ,又代表了作者多年研究的问题焦点,体现出作者对 中国哲学在现时代话语生命的关注。 《莫若以明--集虚室随笔》由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行。
作者简介
王中江,河南汝州人,博士,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儒学院兼职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致力于周秦哲学和思想、出土文献所见思想、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出版有《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一个新的全能式世界观》《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目录
小序 明哲、文化和公共生活 哲学言说、公共生活和人类风险 哲、明哲和哲学 真的那么“单纯” 神秘体验 雾失楼台 思想形成人类的伟大 “天下何物最大”:道理、权力、制度 自然灾害与制度和人事 政治与伦理:井水与河水? 文化的可公度性与差异性 文化上的事情 情与义:可承受之重 面对“海中巨怪” 默会与女性主义 如何脱下“红舞鞋” 谁主沉浮:猫乎?鼠乎? “共生”:明智的选择 公天下 化解“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矛盾 古典:源头活水 古代思想的兴起及其流变 中国文化的终极关怀 “和”的原理和价值 “适度”的思想及适用范围的扩展 ——从人间伦理到生态伦理 儒家精神 儒学的生命线 儒学的价值与我们时代的处境 创造性转化如何可能 “仁爱”与“天人” “六经”早成 “易”与文王和孔子 从《论语与算盘》谈起 儒家:人文与教化 儒家“民意论”的本质 为礼说句公道话 “耳顺”和“耳聪” 儒家的普遍性与孟子的“正义观” 董仲舒的惊人之处 朱子的“吾生所学” 道家“公共理性”的奥妙 探寻老子学说的奥义 “道法自然”本义 难得“无为” “清”与政治荣誉 “大器晚成”抑或“免成”、“无成” 新传统:成长和曲折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一个思考 近代思想史中的诸问题 “自强主义思维” 一辆难以驾驭的马车 ——评《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面对近代中日的历史 “变法”的合理性论证及其反驳 “复制”历史 “在劫”难逃 《公言报》“严复佚文说”异见 “经济”、“经济学”溯源 永不尘封的《新青年》 为什么是容忍:胡适的认知 “人类关怀”和“圣人人生观” ——从一个具体问题看《论道》与《道、自然与人》 之间的不同 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 ——自然、人和价值 转变中的中国哲学范式的自我反思和期望 何种意义上的思想史 ——境况、描述与解释 人和事:一往情深 哲学殿堂的故事 忆往期新:清华哲学系与“中国哲学” 从京都的“哲学之道”谈起 金岳霖素描 张岱年先生之境 哲人其萎:追思最后时日的张岱年先生 祭岱年张先生文 默以思道淡泊宁静 ——我所敬仰的张岱年先生 张岱年先生的“为学之道” ——“心知其意”和“虚心体会” 痛悼可敬可亲的朱先生 在“情”与“礼”之间 知心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