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以宪法性权利为原则/民权学子文丛

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以宪法性权利为原则/民权学子文丛

  • 字数: 22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邹利琴
  • 商品条码: 9787509751534
  • 版次: 1
  • 开本: 20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律与道德的论述,一直是法学理论的最重要部 分,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宪法论证理论聚焦了法律 与道德的争议。邹利琴编著的《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 --以宪法性权利为原则》主要研究宪法论证的正当性 问题。从经验层面上,我们可以为建立宪法论证找出 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这些理南都不是建立宪法论 证的充分条件,因为在经验论据中宪法论证的功能会 有缺陷,实际效果也有反例,而且并非所有国家都有 此种制度。鉴于此,《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以宪法 性权利为原则》拟从道德和政治哲学层面,尽力探索 建立宪法论证的正当性理由而非必要的经验理由。
作者简介
邹利琴,法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法律与道德,以及康德政治哲学等。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质疑宪法审查的正当性 第一节 政治与法律二元对立:戴雪的无涉道德的宪法理论 一 确立议会主权原则 二 消除政治道德的影响 三 受到抑制的司法审查 第二节 政治领域中民主原则质疑宪法审查:格里菲思和沃尔德伦的宪法理论 一 格里菲思的“政治宪法”理论 二 沃尔德伦的民主程序确立基本权利的理论 第三节 法律领域中宪法性权利的不可审查性:排除政治道德的宪法解释理论 一 泰耶尔的法院怀疑理论 二 汉德的权利怀疑理论 三 中立原则理论 四 伊利排除实质价值判断的民主程序权利 第二章 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宪法性权利 第一节 政治和法律的划分问题 第二节 政治、政治道德和宪法 一 政治为什么要有道德? 二 空泛无理性的政治道德? 三 理性的政治道德与宪法 第三节 作为理性政治道德存在的宪法性权利 一 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 二 宪法性权利不仅仅是法律 三 宪法性权利的道德基础 第三章 作为民主程序前提的宪法性权利:目的性民主和宪法审查 第一节 两种民主的概念与宪法性权利 一 操作性民主概念及其局限性 二 目的性民主的概念及其基本前提 第二节 目的性民主概念中的宪法审查——保护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 第三节 确证宪法审查的传统理由——分权理论的失落 第四章 可审查的宪法性权利:法官的宪法解释能力 第一节 宪法审查的唯一“正确答案” 一 法律的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 二 内在视角中特有的法律观念 三 从抽象的宪法性权利到具体的宪法性权利 第二节 “无法自圆其说”的宪法文本解释 一 宪法文本的“模糊”语言条款 二 凯尔森的纯粹法学理论与宪法文本解释 三 哈特关于法的空白结构的理论和文本解释l 四 宪法文本解释不能“自圆其说” 第三节 法官道德解释宪法的困惑 一 不可调和的宪法性权利分歧? 二 描述意义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三 规范意义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四 宪法道德解释的整体性要求. 第四节 两种宪法解释模式:原意主义和阐释主义 一 原意主义的宪法解释模式 二 阐释主义的宪法解释模式 第五章 中国的宪法审查理论评析 一 从政治角度论证宪法审查 二 从纯粹法律角度论证宪法审查 三 从法律到宪法从事实到价值 四 应当受到重视的两个理论问~ 附录一 法律的道德分析 附录二 民主理论的诸问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