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语言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

语言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

  • 字数: 31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卢永欣
  • 商品条码: 97875097490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与人们的生 活紧密相关。因此,意识形态研究就成了人文社会科 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卢永欣著的《语言维度的意识形 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力图摆脱传统的 “人头式”的或概念史式的研究方式,而以一种原创 性研究来建立一套意识形态的纯粹理论。在哲学的“ 语言学转向”启示下,《语言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马 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旨在从语言维度探析“意 识形态何以可能”这一根本问题,并就如何建立良性 的意识形态生态样式提供新思考。除从语言的独特视 角解决自己的主旨问题外,本书还提出了一些原创性 观点,如将“特拉西事件”理解为征兆性的,提出界 定社会科学概念的四原则并据此对意识形态进行定义 ,提出“意识形态是社会矛盾的一种补偿形式”,以 结构化理论重新理解意识形态与主体的关系,明确了 意识形态要遵照的三原则即功用、协调和直观原则, 等等。相信凭借“语言”这一“阿莉阿德尼线”,本 书将增进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本质的理解。
作者简介
卢永欣,1978年生,河南沈丘人,2009年在中山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传统,学术兴趣集中于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参加国家级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较早发表关于斯拉沃热·齐泽克理论的论文。参与翻译著作1部,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作为重要社会事实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意识形态研究的语言之维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结构 第一章 意识形态与语言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概念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复杂性 二 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第二节 语言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 语言 二 语言是意识形态的实现方式 小结 第二章 从意义到意识形态 第一节 语言的意义 一 索绪尔的意义理论 二 拉康等人对索绪尔意义观的发展 三 分析哲学的意义理论 第二节 意义的形成和作用 一 意义的形成 二 意义的作用 第三节 意义与意识形态 小结 第三章 利益、权力和修辞 第一节 利益及其普适化 一 利益 二 利益普适化 第二节 权力与话语 一 权力 二 话语 第三节 修辞与意识形态 一 修辞 二 意识形态的修辞机制 小结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话语与社会矛盾 第一节 社会矛盾及其特点 第二节 社会矛盾作为意识形态之缘起地 一 社会矛盾、超越和想象 二 意识形态是社会矛盾的一种补偿形式 第三节 意识形态作为应对社会矛盾之整体话语策略 一 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结构 二 意识形态如何作为应对社会矛盾的整体话语策略 小结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主体与语言 第一节 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一 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渊源 二 卢卡奇:历史与自由行动 三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与知识分子 四 从语言视角看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节 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一 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渊源 二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主体 三 齐泽克:意识形态幻象 四 从语言视角看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结构化:对意识形态、主体和语言关系的新思考 一 对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反思性批评 二 从结构化理论看意识形态、主体和语言的关系 小结 第六章 语言维度下的意识形态新图景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辩证法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新图景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