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农村社会发展丛书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农村社会发展丛书

  • 字数: 18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万江红//张翠娥//陈炉丹|主编:钟涨宝
  • 商品条码: 97875161263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7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按照农户—组织 —环境的顺序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从微观、中观、宏 观的逻辑进行解读。首先,集中从农户层面探讨农民 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态度以及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借 贷活动中的农户行为,考察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现 状,阐述农户对其认可接纳状况,评析其表意合法性 程度,进而探讨作为所属阶层和相关利益代表的农户 对民间金融组织去向的定位问题。其次,分析了组织 层面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深入分析了强制系统的制 度合法性。再次,通过对农村民间组织嵌入村庄的讨 论,深入分析了文化系统的规范合法性。最后,从如 何看待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如何定位农村民间金融组 织和如何规范、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等方面提出了 建议。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由万江红等编著 。
作者简介
陈炉丹,男,1983年12月出生,浙江温州人,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华中农业大学辅导员,讲师,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内容为农村居民资金互助行为。 张翠娥,女,1973年11月出生,广西荔浦人。博士,副教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组织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工作。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在《妇女研究论丛》、《江汉论坛》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万江红,女,1966年11月出生,湖北红安人。博士,教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及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农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研究工作。近五年共主持科研项目11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 不同取向的概念界定 二 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 三 研究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理论依据 二 基本概念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二章 基于农户层面的农村民问金融组织 第一节 农户认知与态度 一 农户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认知 二 农户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中借贷行为的态度 三 影响因素分析 四 小结 第二节 工农户行为 一 借贷倾向 二 借贷过程 三 借贷失败 第三节 农户民间借贷行为与组织合法性 第三章 基于组织层面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 第一节 典型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金融互助会 一 金融互助会概述 二 金融互助会的发起 三 金融互助会的运作状况 四 金融互助会的结构 五 金融互助会的未来探析 第二节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模式 一 亲友集资的准组织 二 民间金融会 三 正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 第三节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冲突 一 冲突的内容 二 作为一个种群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 三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历程中的冲突分析 第四节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与组织合法性 第四章 基于村庄层面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 第一节 村庄环境 一 政治因素 二 经济因素 三 历史文化环境 第二节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环境与组织合法性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现状 二 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比较 三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与组织合法性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 如何看待农村民间金融组织——鼓励中约束 二 如何定位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互助合作组织 三 如何规范、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健全法律与微观监管 参考文献 一 著作类 二 期刊类 三 外文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个案访谈资料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