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制定法推理与判例法推理/中青年法学文库

制定法推理与判例法推理/中青年法学文库

  • 字数: 439
  • 出版社: 中国政法
  • 作者: 王洪
  • 商品条码: 97875620498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3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王洪,男,湖南人。1985年9月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杜汝楫教授等攻读硕士研究生。1988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政法大学三级教授、逻辑学研究所所长、逻辑学专业与法学理论专业(法律逻辑方向)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法律逻辑与现代逻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法律逻辑学》,主持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法律逻辑与方法》,参与主持司法部科研项目《法律逻辑系统》等。出版《司法判决与法律推理》等学术专著,主编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教材《法律逻辑学》等。在《哲学研究》(逻辑学专辑)、《哲学动态》、《比较法研究》、《政法论坛》、《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等杂志上发表《法律逻辑研究的主要趋向》等学术论文。曾获中国政法大学首届宪梓优秀教学奖(1 994)、北京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奖(1993),曾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3)。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也在于逻辑 一、霍姆斯的名言与布鲁尔的愤怒 二、康德的三种法则 三、公平正义之艺术 第一章 规则之治与良法之治 第一节 法治的理想——规则之治与良法之治 第二节 实在法的妥当性与适当性 一、实在法的优劣问题 二、富勒的标准:法律的内在道德性 三、韦伯与伯尔曼的合理性要求:“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 四、三重理性标准与要求:逻辑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 第二章 事实推理与事实发现 第一节 事实推理 一、事实发现:探寻事情真相 二、证据推理与案情推理 三、事实推测与推断、事实推证和推定 第二节 事实推断与推测 一、确定性推理工具:自然推理系统PN 二、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合情推理模式与方法 三、非对称性推导原则:“最佳解释”、“判决性检验”、“独立证实” 四、真相难寻:悬案、疑案与错案 第三节 事实推证与推定 一、推证与推定的原则: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规则 二、推证与推定的准则:程序理性、经验理性、逻辑理性 三、推证与推定的模式:默认推理与界限推理 四、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 五、论证与盘诘的艺术 第四节 合理的怀疑 一、主动进攻与积极抗辩 二、最好的辩护 三、理性的抗辩 四、智慧的对决 第三章 法律推理与法律获取 第一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可推导性 一、孟德斯鸠的梦想与概念法学的神话 二、法律的疑难案件:“法律疑义”、“法律反差”、“法律漏洞”、“法律冲突”、“恶法” 三、法律的不确定性:开放性文本、非协调性结构、不完全性协议 四、法律的可推导性:“相对的开放性”与“有限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法律推理规则与方法 一、法律推理:法官释法与造法 二、法律推理规则:文义规则、弊端规则、黄金规则 三、法律推理方法:形式推导、目的推导、价值推导 四、法律推理: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 第三节 法律推理模式 一、解释推导:“情境思维”或“具体化思维” 二、还原推导:“整体思维” 三、演绎与类比推导:“关联性思维”与“融贯性思维” 四、辩证推导:“权衡思维”、“均衡思维”与“制衡思维” 五、衡平推导:“一般正义”与“个别公平” 第四章 判决推理与裁决证成 第一节 判决推理与法律论证模式 一、司法裁决:事实与法律的结合 二、制定法判决推理:涵摄与演绎法 三、判例法判决推理:区别与例推法 四、图尔敏论证模型:递归论证 五、缺省逻辑模型:一般论证与个别论证 六、裁决的可争议性 第二节 法律论证与裁决证成准则 一、自由裁量与秉公裁判义务 二、法官论证与说服义务:“公开判决理由” 三、裁决证成的标准与要求:“内部证成”与“外部证立” 四、裁决证成的逻辑理性与经验理性准则:“逻辑证立”与“经验证实” 五、裁决证成的价值理性准则:“实在法证成”和“衡平与正义” 六、司法的审慎 结语 法律的未来 一、“心与头脑的对话” 二、“部分是科学,部分是艺术” 三、法律的意志与法官的智慧 四、“司法的最高境界” 五、法律的未来 案例索引 关键词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