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

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

  • 字数: 25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冯筱才
  • 商品条码: 97875097493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3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跨越几代政府的著名商人 如何能在起伏跌宕的时代屹立不倒? 如何在公共政治与私人商业利益之间游走? 如何左右了晚清后中国政治经济的走向? 晚清民国时期富贾层出,为何没能形成将中国带 入现代社会的资产阶级? 研究二十世纪的历史脉络,政商关系问题是绝对 绕不开的,本书运用新发掘的一手历史档案及公私史 料,全面重建虞洽卿这个跨越几代政府的著名商人的 经历,对20世纪中国上半期的政商问题做一贯通性研 究。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约从 1940年代开始,学术界及舆论界对虞洽卿的描述、讨 论与评价就极多。大致来看,学者笔下的“虞洽卿” 大致上是三幅不同的面貌:江浙财阀、买办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这三种概念标签,从一开始就被人 选择性地贴在虞洽卿的身上,但无一例外地都与意识 形态政治有关。但是,如果全面考察虞氏的个人历史 ,“政商”也许是最适用于他的身份定义。 《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共分为六部 分,从1891年-1945年,对虞洽卿及其所经历的几代 政府的关系逐一分析,描述这种合作关系是如何逐渐 强化和巩固,成为近代中国的“潜流”,并建立起一 种隐性“政治结构”的。而这种关系,也深深影响了 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读懂中国近现代历 史的另一个角度。 《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作者冯筱才
作者简介
冯筱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史及政治社会史。曾出版专书《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等。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改革年代之政商形成(1891-1911) 晚清变局中的官僚与商人 从洋行买办到宁波帮领袖 上海租界的中外调人 “二品道台”的官场交游 近代商团之滥觞:华商体操会 捉襟见肘的“两江新政”:南洋劝业会 不同篮子里的鸡蛋:虞洽卿的早期生意 身份资本、官僚政绩与政商形成 【第二章】革命转换之关键人物(1911-1914) 革命推手:虞洽卿与江浙光复 从陈其美到程德全:协助上海财政 “二次革命”中虞洽卿的态度 “安慰”革命者:资遣党人 动荡时局中的政商经纪人 “革命”、秩序与政商 【第三章】“爱国时代”之政商生意(1915-1925) 虞洽卿与救国储金运动 段祺瑞的总商会会长:“五卅干城” “国家主权”与虞洽卿的商业帝国 民族主义商业战略的双刃效应 【第四章】北伐前后的“ 左派资产阶级领袖”(1926-1927) “左派资产阶级领袖”与上海第一次工人暴动 从二次暴动到三次暴动:“民众领袖”的变化 中共对联虞政策之争论与反省 意识形态、政治站队与商人选择 【第五章】委员长的代理人: 南京时期的政商模型(1927-1937) 为蒋介石募款 “商界领袖”的政治客串 虞蒋关系的政商回馈 威权政治、代理人与政商 【第六章】战争年代之政商现形记(1937-1945) 在孤岛上海 回归商人本位:虞洽卿在“大后方”的生意 条子、面子与银子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