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云南散杂居地区布朗族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前沿研究丛书

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云南散杂居地区布朗族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前沿研究丛书

  • 字数: 17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郗春嫒
  • 商品条码: 97875097486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这些 国家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加快了追求现代化的步伐。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在这一社 会变迁过程中传统文化在渐渐丧失,并且呈现日益加 速的趋势。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较 少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才能有效传承,以使自己走上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逐步成为国际国内有关组织及 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文化变 迁展开研究,但对于布朗族的研究仍显薄弱。国内之 前关于布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更多地是运用历史学、 文学的方法进行纵向的历史回溯及横向的现状描述, 资料堆积性比较明显;研究成果更多地以科普性普及 知识读物或文学作品方式面世,鲜见理论探讨与现实 关怀;用教育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分析范式,采用 主位及客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探 讨布朗族历史传统文化的保存及传承的研究更少。 郗春嫒所著的《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云南散杂 居地区布朗族研究》选择云南省施甸县、双江县两个 布朗族社区,通过理论探讨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阐述布朗族的社会文化变迁,力图使研究成果更具现 实性与针对性。具体而言,本书从文化相对主义视角 ,运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类学理论模式与研究 方法,探讨布朗族这一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的轨迹 及原因,尤其关注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 并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从主位及客位不同立场进行分 析,目的在于揭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统及传统文化 如何才能得以良性传承。这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本书 的创新之处。 《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云南散杂居地区布朗族 研究》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书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国内外与本书相关的 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指出本书的重点及创新之处。 介绍了本书采用的理论分析范式及研究方法,并对调 研地点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历史源流与人口分布。概述布朗族的历 史沿革及源流变迁,并对人口分布情况进行大致描述 。 第三章:生计方式与衣食住行。概述布朗族生计 方式的演变及衣食住行的变迁情况,并对变迁原因进 行分析。 第四章:宗教信仰与伦理道德。介绍了布朗族的 宗教信仰及传统伦理道德,并对传统信仰的变迁及现 实功能进行深入探讨。 第五章: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简要介绍布朗族 传统婚俗、节庆及村规民约的变迁。并对布朗族文化 特色——茶文化的特点及传承困境进行探讨分析。 第六章:教育模式与文化传承。这是本书的重点 所在,文章首先梳理了传统教育模式(家庭、社区、 寺院)及其功能的变迁,继而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变迁进行回溯,并对学校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从 主位及客位角度对教育变迁及成效进行了深入探讨, 发现传统教育模式的文化传承功能日益弱化,现代教 育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以此为 背景,本书又论述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根据目 前布朗族文化传承的困境,提出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 觉是布朗族文化传承的最好选择。
作者简介
郗春嫒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专业博士(法学),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博士后。现任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教育与社区发展、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曾于2010年到美国杜克大学政治科学系访学一年,2008年、2012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学习半个月及访学一个月。近年来主持 课题、云南省社科规划课题、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中央民族大学211研究项目、云南财经大学课题近10项,参与课题数项,公开发表文章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缘由/1 第二节 国内外与本书相关的文献回顾及分析/2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点及概念界定/16 第四节 调查区域概况/22 第二章 历史源流与人口分布/26 第一节 历史源流/26 第二节 人口数量及分布变迁/34 第三章 生计方式与衣食住行/40 第一节 生计方式的演变/40 第二节 衣食住行的变迁/51 第四章 宗教信仰与伦理道德/64 第一节 宗教信仰/64 第二节 伦理道德/70 第三节 传统信仰的变迁及其现实功能/74 第五章 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79 第一节 风俗习惯/79 第二节 文化特色——茶文化/97 第六章 教育模式与文化传承/102 第一节 传统教育模式及其功能/102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变迁与成效/110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理论思考/153 第四节 布朗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及出路/161 附录/174 参考文献/217 后记/2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