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抵抗与批判(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系列

抵抗与批判(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系列

  • 字数: 243
  • 出版社: 中央编译
  • 作者: 刘海静
  • 商品条码: 97875117168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抵抗与批判(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 作者刘海静)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萨义德后殖 民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而专门的研究。全面考察了萨 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系统梳理了萨义德 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深入分析了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重要价值和主要局限。然后 将这种分析引向当代人类文化和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 ,深刻批判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文化殖民主义,概括 出了其主要表现、基本特征和诸种根源,并从中提炼 出了其有利于当代人类文化和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若 干启示。 《抵抗与批判(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的 作者是。
作者简介
刘海静,女,1980年生,河南济源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在中央编译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后殖民文化理论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参研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课题1项,已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20余篇。
目录
序言 导论 一、全球化的文化发展逻辑及其悖论 二、萨义德生平简述 三、国内外萨义德研究的多重视角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第一章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 一、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社会时代背景 二、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具体写作情境 第二章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反殖民理论 二、维科的世俗历史观 三、福柯的话语一权力理论 四、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五、法侬的反殖民思想 第三章 萨义德的“世俗批评”理论 一、何谓“世俗批评” 二、文本的“现世性”与批评的“世俗性” 三、“世俗批评”之核心:批判意识 第四章 萨义德的东西方文化关系理论 一、东方学批判 二、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共谋 三、文化抵抗及其模式思考 第五章 萨义德的知识分子理论 一、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二、知识分子的问题及处理尝试 第六章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重要价值 一、正确把握了殖民主义的当代形态:文化殖民主义 二、深刻阐释了文化抵抗的基本原则:广泛的人文主义 三、充分彰显了知识分子的本真状态:普遍的批判意识 第七章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要局限 一、侧重文化分析,未揭示文化殖民现象的经济根源 二、囿于民族视野,未看到抵抗文化殖民的阶级力量 三、依赖话语反抗,未提出抵抗文化殖民的有效途径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文化殖民主义批判 一、全球化背景下新文化殖民主义的主要表现 二、全球化背景下新文化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全球化背景下新文化殖民主义的主要根源 第九章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承认人类文化的进步性,避免陷入文化相对主义的误区 二、坚持人类文化的开放性,防止走向文化孤立主义的歧途 三、寻求人类文化的平等性,维护弱势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利 四、实现人类文化的和谐性,重视知识分子的世俗批评作用 五、结语 附录后殖民文化理论的精神分析意蕴及其限度 一、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的法侬 二、从法侬到萨义德的后殖民文化理论 三、深化从“民族意识”到“社会意识”的无意识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