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社会学/现代社会学文库

生态社会学/现代社会学文库

  • 字数: 33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秦谱德//崔晋生//蒲丽萍
  • 商品条码: 97875097453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9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态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生态化和生态性、把研 究视阈扩大到整个人 类生态系统的社会学。秦谱德、崔晋生、蒲丽萍编著 的《生态社会学》提出了生态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理 论架构,介 绍了它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体系,建立了生态社会学 研究的架构体系和指 标体系,从而初步构建了生态社会学学科的知识体系 ,开启了社会学研究 的生态化转向。 《生态社会学》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科学 知识体系,突破了以往理论界以 生产力状况划分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揭示出入与自 然生态的关系是决定 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和因素,以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状况划分社会形态, 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社会作为社会文明形态的第四个 形态进行研究,从而 继承和发展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作者简介
蒲丽萍,四川古蔺人,现任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助理研究员,《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副主任,兼山西省基础教育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参与了大型丛书《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的研究和撰写,发表《新时期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等10余篇教育研究论文,出版《历史复习一本通》(独著)等书,参与生态社会学、教育与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各种表彰20余项。 崔晋生,山西夏县人,现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山西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社会学。21世纪以来主要进行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小城镇建设问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和谐社会建设、山西中等阶层、生态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近三十年来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院级课题40余项、撰写研究报告40余篇,出版著作(合作)17部,发表论文40余篇,各类成果合计160余万字。先后获得各类社科优秀成果奖10余项。 秦谱德,研究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学研究班,1987年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正处)直到2003年退休。现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西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山西省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山西省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老年学。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省、院重点课题15项,独著2部,合著1部,主编3部,副主编5部,参编10余部,《谱德诗词》1部,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百万字,其中120多(部)篇获不同奖项。2008年9月获山西省老年学学会老年学研究杰出贡献奖。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生态社会学是什么   一 生态社会学是什么   二 生态社会学的产生   三 生态社会学定位 第二章 生态社会学的理论架构   一 主要理论   二 借用理论   三 生态社会学发展理论 第三章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形成与人类的诞生   二 生态系统   三 社会生态系统   四 人类生态系统 第四章 环境污染问题   一 环境污染着人类基本生活条件   二 环境污染危害人类   三 日常生活受到污染 第五章 生态危机全球化   一 人为作用导致地球生态失衡   二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三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第六章 文明社会的嬗变   一 对以往人类文明的反思   二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第七章 生态文明社会的模式   一 生态文明的政治   二 生态文明的经济   三 生态文明的社会   四 生态文明的文化 第八章 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   一 进行文化的生态转向,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二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科技发展,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   三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   四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生活方式,实现消费模式的生态转向   五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制度建设,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 第九章 生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 生态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二 生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十章 生态社会学研究的视阈、架构与指标   一 生态社会学的研究视阈   二 生态社会学研究的架构体系和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